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焦点访谈》帮忙是件挺奢侈的事儿

(2013-10-14 09:15:35)
标签:

阳光下

媒体曝光

流行时尚

社会现象

大半年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找《焦点访谈》帮忙是件挺奢侈的事儿

王传涛

中央电视台11日《焦点访谈》报道,户口在河北武邑的小周,目前在北京工作。去年底公司要派他出国,需要办因私护照,由于在北京缴纳社保不足一年,按规定他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办理。至今,大半年过去了,小周返乡6次,可护照一直没有办下来,每次都被告知需要补充不同的材料,且办事人员态度蛮横。报道播出后, 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李谦、市长杨慧连夜赶赴武邑县现场办公,研究处置意见。河北省公安厅也专门成立工作组。目前两名民警已经受到处分。( 1013新华网《衡水晚报》)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搞得如火如荼,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四风”问题也正在抓典型,此语境中,“回老家6次办不出护照”来的新闻很快成为了热度超高的反面典型。此事一经曝光,社会反响非常强烈。许多网友纷纷在网上晒起了自己“办证时的痛苦历程”。“脸难看”、“门难进”的现象,再次成为各地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整改的服务弊病。

 

值得欣慰的是,此事的处理速度非常之快,“连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等“好词”再一次用在了刀刃上。然而,欣慰之余也有纠结之处:一者,受到处分的民警固然该罚,但是,当“慵懒散”和官僚主义成为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流行时尚”,这些受到处分的民警或办事人员也不过是“替罪羊”,至少是运气很差地被曝光了;二者,假如没有《焦点访谈》这个强档节目的帮忙,“脸难看”、“门难进”现象能够得到如此快捷的处理吗?地方政府的市长和书记以及当地相关部门的领导会有使用“连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等词的机会吗?

 

这是一个需要“媒体治理”的时代。“媒体治理”,从范畴上讲,属于社会监督。综合来看,“公众遇到‘办事难’问题—媒体曝光—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是典型的“媒体治理”模式。“媒体治理”到最后虽然也能实现问题的解决,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媒体治理”毕竟不是社会监督的正途——只有把公职人员的权力约束起来,尤其是让老百姓抓住政府工作人员的小辫子,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有效的监督。

 

“媒体治理”的成功概率是相当低的。不是所有的媒体栏目都有和《焦点访谈》一样的“魔力”,更不是所有的人都和小周一样幸运能在《焦点访谈》里诉苦,把自己的苦憋经历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倾诉一番。鉴于此,更多的生活在小城市的人,对于建立一套自己的人脉关系网络既形成一个所谓的“熟人社会”乐此不疲。这也便促成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办事,一定要请客送礼找熟人!

 

再说一说“办事难”现象出现的原因。笔者分析认为,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者,行政审批程序确实繁琐,即办理一个证件既要开具的证明太多,而开每一项证明,似乎都关乎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在折返跑不把老百姓溜累总是似乎不甘心,权力部门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权力而故意为之,总想着法的折腾人;二者,人为的刁难,这与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有关,也有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关,更有整个权力运行体制有关。

 

社会上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政府是纳税人花钱雇来的管家,无论出门进门还是具体事务,政府工作人员的态度都应该是仆人的态度。然而,我国政府职能以及工作人员的思维在某种程序上仍然是偏重于管理而轻视于服务的。这是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的表现,也是权力没有在阳光下运行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