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事小,无度的炒作和消费事大
(2013-10-11 11:06:28)
标签:
也是智商不正常阅读量张晶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临摹”事小,无度的炒作和消费事大
王传涛
近日,沈阳小贩夏俊峰儿子强强画作涉嫌抄袭引发热议。昨天下午,台湾知名漫画家几米品牌官微发布微博,称正拟定对应办法。夏俊峰妻子张晶昨晚表示,其在微博中向几米道歉,但强强的画作有自己的想法,并非抄袭。(《京华时报》10月10日)
有故事的画作往往拥有超强的生命力。夏俊峰之子的画作,戳中了许多人的情感软肋。看夏俊峰儿子的那幅《我和爸爸》,再联系到夏俊峰作为商贩的身份以及杀死两名城管的犯罪行为,很容易再次引爆商贩与城管之间的炸药包。而随着夏俊峰被处以极刑,夏俊峰儿子的一系列画作也出现在了网上,并取得了一众好评。夏俊峰之子,也便很快拥有了“天才小画家”的称号。
人红是非多,小画家抄袭几米画作之说,很快甚嚣尘上。坦白讲,以我个人的标准,夏俊峰之子的画作与几米的作品,既神似又形似。而且,不止是一两幅作品,而是一众作品。但是,有两个问题让我们不能妄自做出“抄袭定论”。一者,世间所有的创作都是起源于临摹,是临摹还是抄袭也便有了很大的自由尺度;二者,尤其对于一名孩子而言,较真于抄袭的条条框框,未免过于残忍,更何况他又是夏俊峰的儿子。但是,作为局外之人,对于这样的著作权问题,还应该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
法律是最好的裁判。关于临摹和抄袭,我想这其中更多的细节问题与事实判断应该交给几米和夏俊峰的儿子和妻子去处理。实在不行,还可以搬出《著作权法》来打一场官司。毕竟,伦理情感与舆论包括公众舆论不能代表事实的判断。我们要厘清的是,在整个夏俊峰被处死刑的这起事件之中,这件事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在这件事中,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不正常。比如,夏俊峰的儿子、妻子以及他儿子的画作并不应该成为主角;比如,夏俊峰的妻子在网上使用了并非其丈夫的照片,而部分媒体也使用了错误的照片……
炒作并消费当下社会关系之中小贩与城管的坏关系,已经成为了比夏俊峰获得死刑更热闹的事。夏俊峰是我国最出名的小贩,在当下的城市管理制度面前,他是一个向现有体制作出最为激烈的反抗的底层人物之一。但是,杀死两名公职人员的事实在这里摆着,无论夏俊峰是否弱势,身处何处,其获得死刑都应该算得上是合理的量刑。即便在死刑如此审慎的当下。
管理和被管理,从都来都是一对矛盾。城管和小贩的矛盾,有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天然存在。而解决问题的方式,至少有以下两种。一是,文明执法的回归,这主要依靠于当下城管执法模式的创新,依赖于当下城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两个群体之间达成某种情感上的谅解。作为公共媒体,从来都不应该为了消费观众和读者的情感而去消费当事人的某些话语和作品,也从来不应该为了提高点击率和阅读量而刻意炒作城管和小贩之间恶劣的关系。
炒作小贩与城管关系的对垒情绪,是在消费公众的情绪,是在无视公众的智商。夏俊峰的妻子、儿子及其画作,都从来都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拿来消费,即便夏俊峰之子的画作能够感动人,能够拍卖出一定的价钱,这样的炒作和消费也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