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的不是浙大校长,而是学校自治
(2013-03-27 11:20:58)
标签:
现实雷人能力都会个人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缺的不是浙大校长,而是学校自治
王传涛
大学毕业证、学位证理所当然地要加盖校长的名章。这个“理所当然”却让浙江大学犯了难。2013届春季学位授予仪式即将举行,浙大原校长杨卫已任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但新任浙大校长的人选却没有宣布。浙大就此请示教育部,答曰:“由你校暂行负责学校行政工作的金德水同志名章代替,至任命新校长为止。”(3月26日人民网)
学校,不能一日无长。大学更应如此。尤其在迎新生、发毕业证书、举行毕业典礼等紧要时刻,校长的卸任与任命更应该实现“无缝对接”。然而,对于近日的浙江大学而言,现在就遇到了“没有大学校长”的尴尬。学位及毕业证书上,到底该盖谁的名章,显然成了一个问题。更雷人的是,教育部同意“由负责学校行政工作的金德水同志名章代替”,可是,金德水并非大学校长,也没有相关学术与教学的经历。
可以肯定的说,大学毕业证和大学学位证,是学术之内的事。理应有一位有博导头衔和教授身份的校长盖名章才对。即便不是校长,也应该加盖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校理事会内部专家教授的名章更为合适。不是说金德水作为浙江大学校领导,没有这个资格,而是说,金德水在2011年1月来到浙大之前,确实没在任何教育及学术机构工作过,一直在浙江各级党政机构任职,没有教授等学术身份。如果加盖他的名章,显然,对于莘莘学子的学习历程的不尊重。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也意味着行政与学术的不分。
问题的根源,当然在于我国大学校长的任命机制。据了解,国外大学一般都会设立大学理事会或学术委员会,由大学理事会或其他委员会负责遴选校长,在新校长到任前,原任校长继续履职,直到交接完毕。只有这样,大学才不会因为一位校长的未到位,出现学术管理事务的断层。而我国大学校长则由上级部门任命,有时会出现原任校长已就任其他职务,但新校长尚未任命的情况。
一所大学,没有教授治校的权力,没有学校自治的权力,校长由谁来当,完全听从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这是大学行政化的表现,更是学术无法实现自由发展的根源。而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校长人选,往往同地方官员的任命一样,总要经过周密的遴选和斟酌。这或许并不为过。可是,学校有正常的事务要进行处理,而行政之事必须要与学术之事分开才对。权力一手遮天,导致学校事务中断,是大学行政化导致的低效率标本。
毕业证和学位证上盖谁的章,表面上看来并不重要。大学毕业之后,也不会有人面对这个证书大发学术感慨。更多的时候,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只是普通证书。但是,对于学术本身的独立性与尊严而论,这个名章便“不是你想盖,想盖就能盖”的简单之事。在这个简单的名单背后,是学术与行政的较量。
对任一所大学而言,其实最缺的,都不是大学校长这个人,而是一所大学是否拥有真正的自治权力以及教授自行治理学校事务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讲,公众和网友并非质疑的是金德水个人的能力和资格,而是质疑大学行政与学术不分或者行政对学术事务乱干预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