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考公务员”的梦想不应被嘲笑
(2013-03-21 10:07:02)
标签:
众人天机为自己福利生活品质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千万富翁考公务员”的梦想不应被嘲笑
王传涛
2月24日下午,正月十五这一天,浩宇告别了父母、妻子,轻轻地吻了下熟睡中幼子,独自启程来到哈尔滨,开始了一个月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学习。与其他很多考公务员的竞争者不同,浩宇是已经具有千万身家的老板,但他羡慕公务员稳定、“高人一等”的公家身份,更希望用公务员的身份来改变之前到相关部门办事时低声下气的窘状。(3月20日《黑龙江晨报》)
开着奔驰车、坐拥千万资产的富翁去考公务员,是一个让人错愕的消息。更让人错愕的是,这位仁兄开着豪车去上考公务员的培训课,而且,一节课都没有落下过。足以见得,其对于公务员身份的渴求程度,并不比那些找不到工作、只求有口饭吃的大学毕业生弱多少。而这位千万富翁要考公务员的原因,说来也并不复杂——公务员生活品质高,出门让人尊敬,让人羡慕,其父母也希望其能吃上皇粮。
哲人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可是,现在看来,至少在这位考公务员的富豪看来,幸福的含义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公务员,而考不上公务员的群体,都有各自的不幸。这从另外一个侧面,揭示了当下社会“国考”为何如此狂热。至于具体原因,无外乎地位高、工作稳定、生活质量高等细小原因。几个月前,有媒体报道过“煤二代”当公务员的消息,当时那位成为公务员的“煤二代”一语道破了天机——再有钱,还不是得听领导的。
不被嘲笑的梦想,不是梦想。该富豪考公务员的梦想,同样也容易被别人嘲笑。要知道,千万资产,对于当下许多年轻人而言,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的奋斗终点。但是,富豪考公务员这个梦想,如果放在以权力为中心的社会环境之中,就显得并不是非常低俗,相反,还能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一个特点——官本位。或者说,除了官这个“本”,其余所有的职业都是“末”。如果哪位仁兄,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比公务员群体都好、都幸福,则看起来就像“本末倒置”。
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的四级排序。士,即政府官员,在社会上的地位最高,农民次之,工、商排在最后。这位年龄不到三十的年轻富翁,想必在内心里也有这样的价值排序。“商”,无论多么有钱,在社会地位的对比上,似乎也没法与小小的政府官员相比。可是肯定的说,虽然社会发展到了现代法治社会,可是,因为权力并没有受到较好的约束,特权横行,特殊福利泛滥,“士、农、工、商”的四级排序并不有多少改变。
因为公务员在当下社会中拥有了别的群体难以拥有的各种资源,才成了让富豪也羡慕的职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余明阳团队对国内182家在各行业排名居前3位的家族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2%的富二代表示不愿主动接班,而热衷于考公务员——他们最大的理想是“当官”。于是乎,不惜托关系送礼,哪怕造假,也要趟一趟官场这道水。
改变“士、农、工、商”的地位排序,需要打破的特权体制。刚刚上任的李克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曾承诺对本届政治约法三章: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让公众看到了政府权力约束的信心。而作为最有地位的“士”,相信也应该在不久的将来在权力得到约束、财政实现透明的时代里“泯然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