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性的崔永元与理性的监督质疑权

(2012-06-13 10:15:11)
标签:

崔永元

宋体

湖南省教育厅

青岛市政府

痛骂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感性的崔永元与理性的监督质疑权

“崔永元痛骂教育厅”因为感性无法复制

济北南

611,他在微博中写道:“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乡村教师培训八月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为此,湖南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我们非常愤怒,在此正式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人民网612

 

崔永元在微博上骂湖南省教育厅的举动就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讨论。无数网友为之叫好,认为崔永远这次骂得痛快,骂得过瘾。从中我们能看到崔永元的感性一面。和湖南省教育厅的回复作起文字游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也能够让我们看到他的批判意识与公民精神。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如果换作不是公众人物、微博甚至没有加“V”的我们,又不是政协委员,我们也可以这样痛快地骂一个省直机关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崔永元,能够这样骂一个省的教育厅,自然有崔永元的资本。比如,他是名人,他的微博粉丝数量是个天文数字——他的腾讯微博粉丝为7633661人,搜狐微博的粉丝数量为10446797人,而我们只有可怜的几十个同学和朋友。而且,作为名人的崔永元的社会影响力远远大于普通网民。一者,我们没有底气来发批评政府部门的微博;二者,即便是发了,也不会被更多的人看到,也没有多少社会影响力。

 

崔永元痛骂湖南教育厅没有错,而且,我们也都有发泄愤怒的权利。只是,站在公众角度讲,崔永元的感性无法被普通人复制。被崔永元骂的教育厅,很可能迫于公众影响做出回应;如果是普通人发了微博,或许也仅仅是无声的痛骂。因此,相比于崔永元感性的痛骂,我们不妨学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不满,然后去倒逼着政府部门调整政策,倾听民意。

 

质疑和批判,不同于泄愤,也远远高于泄愤。学会质疑与批判,确切来说,温和的质疑与理性的批判是基本的公民行为和公民能力。质疑政府行为,既要有边界意识,又要学会用规则和程序办事;围观可以改变中国,但更加需要有建设性的公民行为。公民温和质疑、理性批评,也容易赢得政府的积极回馈。相反,普通公民的泄私愤式质疑,既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形成对立情绪。

 

著名学者胡适曾讲了这样的做学问原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笔者看来,在习惯性地愤怒与发泄不满之前,我们也应该来一番理性的思考,小心求证,然后大胆谏言。重要的是,这里讲的小心求证与大胆谏言,也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成功案例。青岛市80后女孩面对青岛市政府投入40亿元大规模种树之举,作了科学而详细的论证,最后也得到了青岛市政府的公开回应,并且,青岛市政府对于种树之举也进行了调整,这显然是一次公民的胜利。

 

与其每天痛骂自己生活的城市空气不好,蓝天不蓝,不如像北京女孩卢薇薇那样拿起手中的相机,做一年的“蓝天日记”,以给环保部门最有力的反驳;除了责骂食品安全部门不作为、无监管,也不妨学学那位在中国农大实验室里化验“毒蘑菇”的小学生。

 

痛骂权力部门,自然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表现出更加理性的态度,拿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来,才更建设性意义,才能让公众更加佩服,社会才会进步。当然了,这不是说崔永元没有公民意识,提不出建设性意见,而是就事论事——他出于感性的痛骂,不值得全体公民来效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