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柴铁民石家庄宋体胶济铁路重大交通事故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问题官员”的复出了
王传涛
据接近铁道部人士称,曾因“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而被免职的原济南铁路局长陈功、原济南铁路局党委书记柴铁民已经低调复出,分别就任青(岛)荣(成)城际铁路董事长、中铁特货党委副书记。2008年,胶济铁路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重庆晨报》 5月16日)
“问题官员”频繁复出的时代里,我差点就麻木于这条看起来平常无奇实则让人无法忍受的新闻。虽然折服4年之后的复出,比起其他一些“火速复出”官员来说逊色了不少,但是,请看客们注意,这并不是一般事故,而是发生在2008年“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倘若此事被问责的官员都可以复出,那么在我国犯下什么样的罪过、死伤多少人,被问责的官员才不会复出呢?
如果一定要给这个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的话,我的回答是,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问题官员在我国的复出了。其一,72人死亡,416人受伤的惨烈,无法阻止“问题官员”的复出。事实上,无论伤亡有多惨烈,那些曾经被免职的“问题官员”,都可能会择期复出。造成了20万结石宝宝的三聚氰胺事件之中,无论是药品生产监督局还是石家庄的一些领导都被问了责,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批被问责的官员悉数复出。看来,无论是被人祸波及的不幸者有多少,问题官员总有复出的那一天。
其二,人的良心与道德,无法阻止“问题官员”的复出。面对72个亡灵,面对416名受伤的乘客,不知道这两位官员在复出之后,还能不能心安理得地办公?不知道还好不好意思拿工资?难道这些官员一点负罪感都没有吗?可是,日本北海道铁道公司总裁中岛尚俊因为一次事故(6节车厢被烧,36人受伤,无人死亡)而毅然自杀,虽说是个偏激的个案,但其对职业操守的坚持亦值得国内同行反思。如此对比之下,我们又怎能理解这样的官员复出呢?
其三,官员复出程序早已经形同虚设,也无法阻止“问题官员”的复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之后是否复出,要看当地监察机关是否解除了其处分。2010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对受行政处分官员的解除程序做了如下规定:受处分人的处分期限满了,要由监察机关及时解除处分。我的疑问是,陈功和柴铁民的复出,有没有走以上程序呢?如果走了,有没有公示并接受公众监督呢?
类似于“就地免职”之类的那些看似雷厉风行的处分决定,或许就是权力表演给公众和媒体看的,至于是否能影响到官员的仕途,能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相信大家都会心知肚明。对于撤职的官员而言,只需等待舆论平静或注意力转移之后,官员再火速复出。
济南市铁路局两位官员复出的强大事实再次印证了这样一真理:现在的官场问责已经成了一种平息民愤“公关策略”,尤其是在垄断经营、政企不分、公检法不独立的铁道系统。就危害而言,这种有预期、有预谋的问责,秒杀了我国的问责机制,所谓的公信力,已经不再剩一两一钱。长此以往,恐怕不会再有人相信“问责”二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