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委干部叫板县委书记”本应是行政常态

(2011-10-24 09:06:58)
标签:

长沙县

宋体

湖南省纪委

《新京报》

纪委书记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纪委干部叫板县委书记”本应是行政常态

多一些“御史在途”,少一些“一成不成的麻木”

王传涛

近日,网名为“御史在途”的湖南省纪委在职干部在微博发帖,就湖南省长沙县警方拘留殴打讨薪农民工一事,叫板该县县委书记。为讨薪民工叫屈“请问长沙县委书记杨懿文同志、亲自部署诱捕民工的长沙县公安局长曾卫国,敢说‘如果这些民工的诉求合理,我立即辞职以谢天下’吗?”网友“御史在途”在10 20 日发表的微博中这样写道。记者证实,“御史在途”的真实身份,是湖南省纪委的一名在职干部。(《新京报》 1023

 

“纪委干部叫板县委书记”的新闻标题,很是吸引眼球。但是,先要明确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所谓的“纪委干部”并非长沙县的纪委干部,而是省纪委的干部。至于这位叫“御史在途”的省纪委干部是否有行政级别,是否达到和县委书记一样的处级干部级别,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在“叫板”——他在完成监督职能。

 

第二个是,“御史”在我国历史上多是负责监察职责的官职,此纪委干部以“御史”自居,用意也正在于表明自己作为纪律干部的御史职责。

 

既然纪委干部与“御史”都有监督职能,那么,“纪委干部叫板县委书记”就应该成为常态,而不至于成为新闻而引起网友们的集体围观。即便新闻标题的吸引眼球之嫌,我们仍然不能否认,许多地方的纪委在大多情况已不能正常行使监督职能,这几乎成了一种官场常态。一方面,“网友曝”让一些地方纪委显得很是后知后觉,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纪委奉行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事佬原则,在事实上确实没有主动出击破获一些案件。以至于小说《纪委书记》中的男主角有了这样的心态——“多年来一成不成的工作,他很有些麻木的感觉。”

 

众所周知,纪委是党内纪律监督组织,区别与作为国家机关的检察院。一般而言,纪委具有组织协调反腐败的职责。但是,因为“纪委书记”一职往往处于被领导地位,也就造成了许多地方的纪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现状。更令人不解的是,即便是上级的纪检部门,也难以出现“叫板”官员的情况。从这一点来看,虽然“御史在途”不是长沙县的纪委干部,而是来源于省级纪委,其象征意义也远远大于实际意义——至少,敢于叫板就远远比不叫板强。

 

“叫板”应成为所有纪委干部的常态。“御史在途”这一次,是为了农民工讨薪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勇敢地站了出来——长沙县公安局不应该拘留讨薪农民工,长沙县县委书记更不应该置若罔闻……将此类社会不公问题延伸开来,我们身边的不平之事还有太多太多,那么,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纪委干部能站出来,多一些“御史在途”式的纪委干部“叫板”他们看到的所有不正常现象与不正常官员,少一些“一成不成的麻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这个角度讲,纪委干部就应该成为党员干部正衣冠、明得失的那面镜子。要求是,这面镜子不是哈哈镜,不能将官员的行为美化;如果官员有失当行为,则必须通过“叫板”的方式使之警醒。我们常说,对于我国网络来说,“围观改变中国”;依此句式,对于纪委干部而言,则应该是“叫板改变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