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服之
王服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90
  • 关注人气:4,8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农保缴费14年变“零存整取”的悲怆

(2011-09-06 08:26:18)
标签:

周建芳

溧阳市

宋体

社会保障局

老农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老农保缴费14年变“零存整取”的悲怆

农保缴费14年最终退保源于政策的不连续

王传涛

1997年,42岁的周建芳和丈夫一同参保。13年后,55岁的周建芳本打算按期领取养老金,却被告知,要么转成新农保,要么转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要么退保。身为城镇居民、已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周建芳,只能选择退保。退保意味着,在缴纳了13年老农保后,周建芳夫妇只能得到2万元本金和4000元利息。若按保险承诺,等他们退休后,每月可分别领取养老金450元和750元。(《人民日报》 95

 

缴费14年,最后却落得退保的结果。不客气的说,周建芳夫妇受了当地旧农保的骗。他们所期盼的“老有所养”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成了碎片——他们为老农保缴费14年最终却变成了“零存整取”,这不免有些悲怆。

 

每月分别领450元与750元,与共领24000元钱相比,显然有很大的落差。那么,到底是谁骗了这对老实本分的易听地方政府部门宣传的夫妇?溧阳市民政局官员说,宣传品不是合同。看来地方官员要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宣传品身上了。但是仔细看来,事情又绝非是这么简单。

 

整个故事之中,利率、机构与政策的变幻莫测共同导致了夫妇二人的悲怆遭遇。其一,10多年来,民政部多次调整个人基金账户的计息利率,对于这些,参保人并未完全知晓,他们仍然在本分地缴钱,不渝地信任国家政策;其二,主管社保的机构由民政局转到了现在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主管部门都调换了,责任归属问题自然难是撇清;其三,国家政策在转换过程中,并未考虑到政策变化给参保人带来的影响,转新农保、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退保这三种办法,都不能可满足老农保参保人的养老诉求。

 

周建芳夫妇,是政策不连续造成的民生损失的典型案例。往大处说,周建芳夫妇的遭遇绝不会是新旧农保变化被遗忘的孤本个案,放眼全市、放眼全省乃至全国,想必会有更多的如周建芳夫妇一样遭遇的人。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官员也表示,溧阳市参加老农保的总人数大约为35000人,这35000人都要面临以上“无法领取养老金”的现实。足以见得,官员个人若在服务态度与工作职责上出了问题,只能影响少部分人;而如果政策无法保持连续,可能会中伤一片无辜百姓。政府部门与政策方针的公信力,也将大打折扣。

 

记得在去年年底,新农保在各地农村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我问过岳父缴了多少钱,岳父说一人一年缴了100元。我问为什么只按最低缴纳标准而不多缴几百呢,他当时的回答是,十几年前村里也搞过农保,政策年年都在变化,现在缴多了,谁知道将来是什么情况?我想,岳父所说的“十几年前的农保”应该是19年前的老农保。那个时候,村子里也确实有许多人按照要求在缴费,但不知道老来能领到多少钱。显然,对于政策的连续性,许多村民并没有很大的信心。

 

政策需要创新,但更需要照顾到之前的旧政策。政策如果失去持续性,再好的新政策也都会变成许多人的坏政策。更可怕的是,失去连续性的政策会慢慢透支掉公共权力的公信力。这将严重影响我国每一项国策的落实与开展。即便是解决民生中“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惠民政策,老百姓也要打上几个问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