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官员演戏更可怕的是官场做戏

(2011-07-28 09:13:14)
标签:

通道县

宋体

通道转兵

《中国青年报》

地气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比官员演戏更可怕的是官场做戏

王传涛

将于8月上旬上档的电影《通道转兵》里,一群地方官员集体“触电”:通道县一名副县长和司法局一名副局长扮演了国民党将军;另一名副县长杨少波,则率领商务局一名副局长、县政府办一秘书“投入”红色阵营,分别饰演任弼时、项英和红军军械科长。这是一部建党90周年献礼片,也是一部地方政府参与投资的地方形象片,针对性地呈现了地方风土人情,被当地政府视为旅游推广计划的一部分。(《中国青年报》 726

 

官员“触电”,近乎成了一种风尚。在打着“宣传地方形象”或“献礼”的旗号下,许多地方官员开始有了新的兼职——演员。虽然这些官员都对外宣称不拿酬劳,但仍然挡不住网友们的炮轰:拿着纳税人的钱,不为人民做实事,不为民生分担压力,反而搞起了风花雪月,满足自己的出镜欲望,飘飘在上,不接地气,这样的官员是真正的父母官吗?

 

以上质疑,有理有据。也体现了公民意识与监督意识的增强。做官与做演员,分别是两种不同的职业,社会需要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对于官员来讲,尤为重要。另外,《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如果电影能公映,公映之后也有票房收入,官员参演电影,至少是有违法嫌疑的。当然了,电影制作方还可以狡辩——电影系艺术电影而非商业电影。

 

但是,从《通道转兵》的拍摄情况看,地方官员集体“触电”也有着较为可观的现实意义。拍电影是为宣传地方形象,宣传形象是为了搞好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搞好旅游的目标是为了地方富裕,包括政府税收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双提高。从电影投资角度讲,官员参演还可以减少演员开支。这也就做到了实实在在的“节流开源”。何乐而不为?

 

相比于那些不为地方发展谋出路,不为地方百姓谋福利,好吃懒做,腐化成性的地方官员来讲,这些集体“触电”的官员还算正在做一件实事。虽然这种实事对于地方发展来说并不如招商引资直观,但至少比大兴土木、卖地赚钱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更何况,像《印象·丽江》之于丽江、《非诚勿扰2》之于三亚的作用,已经证明了影视作品在地方形象宣传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上,有着相当给力的潜力。所以,官员演电影并不是单纯地在演戏,而是在做事。

 

做事永远比做戏强。喜欢做事的官员,可能在电影做演员;喜欢做戏的官员,可能在他的官场生涯与人生中集中全部的精力演戏。喜欢做事的官员,可以在电影演英雄、演大腕;喜欢做戏的官员,在官场上、在百姓面前装英雄、装大腕。前者有时会不接地气,但后者是从来就不接地气;前者再不接地气,也只是少数,后者不接地气,却近乎成了官场中的普遍现象。比官员演戏更可怕的是官场做戏,百姓所讨厌看到的,其实不是脱掉官服换上戏服的官员,而是以官服当戏服的官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