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卧底副局长”唤回了久违的异地监督

(2011-04-05 20:05:42)
标签:

陈家顺

沾益县

宋体

劳动行政部门

东岭集团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卧底副局长”唤回了久违的异地监督

王传涛

4年来,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以平均每年一次的频率,“潜伏”于义乌的各类企业。4年来,陈家顺共当了5次“间谍”。几年下来,他用这种方式“考察”了义乌180多家中型以上企业。从2007年至今,这一工作站成功带出沾益县6000多个务工人员。该局长也被誉为“最善潜伏副局长”。( 45日中广网)

 

下过广东,到过浙江,做过鞋工,喂过猪,做过仓库管理员……看到这些地点,这些低层级的工作,谁也不会轻易与云南省沾益县一个副局长联系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新闻了,有时候,听到也不那么容易信以为真了,但这一次,网友被彻底地打动了:这样的官员没白养、这才是人民的公仆……网友们把储藏已久的赞美之词拿了出来。

 

显而易见,“最善潜伏副局长”还原了公仆意识与公共责任。在当下官员公信力连年下降的语境里,这种精神看起来也很是稀缺。但还有两个问题不得不问:其一,陈家顺考察的是义乌等地的180余家企业,这些企业难道没有本地监管,当地官员为什么没有潜伏,当地官员做了工作?其二,陈家顺的监管,为什么必须要用潜伏的方式?为什么不能联和当地部门进行检查、调研?在笔者看来,陈家顺潜伏工厂的最大价值,在于召回了异地监督。

 

《劳动法》第85条内容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86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法律言之凿凿,我们却很少看到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官员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情况,即便是了解情况,也是提前通知,到了便是吃拿卡要、吃吃喝喝。于是,类似于“毒苹果事件”一样的我国职能部门的行政监管不如外企内部自查的案例,比比皆是。

 

地方GDP,是本地监督无法绕开的一道墙。在去年的“凤翔铅中毒事件”中,当地县政府、官员与老百姓,都知道东岭集团冶炼公司重金属排放污染超标,但是,在“东岭集团贡献当地1/2GDP”的残酷现实之下,即便851人铅中毒被曝光,这个企业仍然继续生产,机器隆隆。究其原因,不在于这个企业的背景有多强大,而在于当地县政府,根本不想丢下这个摇钱树。

 

异地监督,是个很遥远的词。陈家顺把他带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之中。即便陈家顺的异地监督,看起来还很“古朴”,其作用力也仅限于“不让本县劳务工到这些企业上班”,但这样的监督是真实的,是不掺假的;这样的监督,与地方GDP无关,与政绩无关,与上级领导无关,只有公众利益有关。其造就出来的官员,才是真正的公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