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处处都是收费站,则没有“走法不对”

(2011-01-12 11:27:35)
标签:

交通运输

南京

宋体

收费站

走法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处处都是收费站,则没有“走法不对”

王传涛

日前,媒体的一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南京周边收费站密集,过路费竟高达11公里。从安徽和县进入南京到达禄口机场,60多公里的路程,途经4个收费站,公路收费高达65元,过路费高达1/公里。”对此,相关部门回应到,“这个走法不对,虽然便捷但收费高。”(111日《现代快报》)

 

收费站问题遭遇“走法不对”的回应,蕴意深刻,回味无穷。依笔者粗解,南京交通相关部门的回应可以解构为两个层面来解释:一者,最便捷的路段收费高,老百姓可以绕开收费站而行,可问题是,绕开收费站的行为又可能是违法行为,《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绕过逃过的车辆,必须“加倍补缴过路费”;二者,“走法不对”与“设置不对”是一对不能共生的矛盾,“走法不对”了,则设置就是合理的了,收费站与职能管理部门就没有任何错误了。

 

我们既然“走法不对”,就应该听一听“走法对”的两条路线。工作人员说,有两条路线可以绕开这个“便捷但收费高”的线路。一条是“可以走南京绕城公路上机场高速公路到机场,这一行程是50元,省去了绕越高速缴费”;另一条是,“经宁铜公路(宁铜收费站10元)到机场,这一行程只需40元”。的确,相比较于报道中给出的走法,这两条线路都节省了钱,但更要明确——无论线路如何调整,我们都要为60公里的路程付出至少40元的“买路费”。

 

我并不认为65/60公里、50/60公里以及40/60公里这三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除了用快捷打折、烧油量增加、行程时间增多的代价来换取少走一个收费站的“实惠”,最终的结果都是,你总是要过收费站。用《非诚勿扰2》里那首一夜红遍大江南北的诗造个句就是:你绕,或者不绕,收费站都在那里,不离不弃。我们固然能花时间和力气绕过了一个收费站,两个收费站,可绝对不会绕过“总是收费站”。抽象成结语就是,“天罗地网”里永远没有“走法不对”。

 

“天罗地网”一说绝非危言耸听。先看一张地图,200810月份,有网友绘制了一张某省份的收费站地图发布到论坛上,这个帖子的题目叫“太恐怖了!收费站组成天罗地网”,因为“有图有真相”,此帖一出,旋即引发全国性的网友关注。再看一组数据,有报道称,全世界收费公路约14万公里,其中有10公里在我国,占了全世界70%。交通部规定40公里设一收费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规定,高等级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设1个收费站。

 

“走法不对”,意思是说错误在于老百姓。显然,“走法不对”已经将收费站的原因归咎于无辜的纳税人了;至于那些更主要的问题,比如“收费站设置的是否合理”、“收费站设置为什么这么密集”、“收费标准是否太贵”等质疑,都化解于无形了。这样的权力思维并非孤本个案,但凡是权力与权利出现点纠结的问题,部分权力总能把责任嫁祸到权利身上。

 

作为道路交通主管部门,其真正的服务思维应当是,无论老百姓采用哪种走法,无论老百姓想走哪条路线,我们都能够享受到既便捷又便宜的交通服务,而不是在诸如“走法不对”的指导思维中教老百姓如何节省。我们要的是,收费站数量的切实减少,而非其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