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钉子遇到“疯狂的石头”只是一只卵
(2009-12-17 22:00:45)
标签:
疯狂的石头县长钉子户东宁县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原来,钉子遇到“疯狂的石头”只是一只卵
王传涛
黑龙江省东宁县今年提出三年内拆除县城内剩余的60万平方米平房。此前,拆迁工程引发了拆迁户被打,甚至自焚等诸多冲撞。公检法等部门领导表态称全力支持强迁,县长任侃还告诫“钉子户”:不要以东宁人民为敌,不要以卵击石。(12月17日大众网)
钉子,是由钢铁铸成的。细细分来,有铁钉和钢钉两种。从形状来看,钉子的头是尖的,身段是细长的,这主是为了砸穿坚硬的东西而设计的。可是,由于钉子被砸入后很难被拔出,也就有了“板上钉钉”的说话。近年来,由于城市拆迁中屡屡遇到一些不恳搬家的户主,也就有了“钉子户”的说法。
石头,显然是石质的。在常识里,花岗岩被誉为最坚硬的石头。但是,即便是花岗岩,遇到同样质量的钉子,也应该是比较脆弱的,更不用说钢钉了。然而,在东宁县县长任侃的眼里,结果就不一样了:再硬的钉子在石头面前,都只是一只卵,你们钉子户再硬也是“以卵击石”,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
是什么让县长及其主持的拆迁计划成为一块“疯狂的石头”的呢?原来,这位县长还真是说话的底气:一者,人家将全县的拆迁任务列入了东宁人民的整体利益,你不拆迁,就是反东宁县人民;二来,县长大人还动用了公各个公检法部门,县长一人的行政权力石头敌不过钉子不要紧,县长还可以请检查院的石头、法院的石头甚或是公安局的石头来一块砸你。这个时候,那些看似尖锐又坚硬的钉子,也只能像一块鸡蛋那样脆弱了。
可见,虽然钢铁在名义上占了上风,可在实际情况中,灌入了强权的石头才是最坚硬的。也就是说,在“疯狂的石头”背后,还存在着“疯狂的权力”。这种权力,无所制约、无所顾及,肆无忌惮、任意放暴,俨然完全站在了公民权利的对立面。莫说是几只钉子,就是来上几块钻石,也只能像“卵”一样脆弱。这种脆弱看起来是相对的,可以强硬的权力施暴面前,这就是绝对的。
当然了,毕竟这还是个严肃的法治时代。“卵”也好,“钉子”也罢,在必要的时候,只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的,还是能回归坚挺的。最近,在几位北大学者的努力之下,那份落伍的《拆迁条例》就要寿终正寝了,新的《拆迁条例》或者未来的《拆迁法》,会更多的照顾到普通民众的权益。这种基调之下,相信谁硬谁软的问题还会回归到常识:钉子的归钉子、石头的归石头、鸡蛋的归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