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万治甲流”的社会之痛与体制之殇

(2009-12-16 23:02:21)
标签:

治疗费用

医疗部门

医疗体制改革

上海妇幼基金会

中国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17万治甲流”的社会之痛与体制之殇

作者:船涛/王传涛

住院1个月花了17万多,已经出了12万,还欠着医院5万多,到现在都没有办正式的出院手续。这场病让并不宽裕的家又背了许多债务。为此,患者严苗好几次想放弃治疗,把老公吓得睡觉都不敢脱衣服脱鞋,半夜到医院下面看着病房的窗子。(1216日中国广播网)

几天之前,“广东重症甲流患儿被弃尸水沟”的新闻就曾经引起过媒体的热议,随着“治疗费4天花2万”的真相被曝光,舆论批判的目标也从“无德”的父母转向了“看病贵”问题。如出一辙,重庆此例“月花费17万”的案例,再一次震撼了我们的神经,必须追问,面对一些“重症”案例, 普通百姓除了放弃、抛弃,难道就剩下“负债累累”一条路可走了吗?尤其是,对于甲流这个病种来讲,社会组织和医疗部门就没有责任为普通百姓分担些什么吗?

今年8月份,卫生部开始调整“甲流治疗一律免费”的政策。从那时起,就有许多业内人士质疑、追问:甲流治疗该不该向患者收费?患者付不起治疗费用又该怎么办?个别医院趁机圈钱怎么办?甲流治疗费用能否列入医保?……现在看来,当时这些问题并非危言耸听:“弃尸水沟”让我们见识了“小病硬扛,大病等死”的无奈;月花费17万让我们看到“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的悲凉。

甲流治疗自费之后,卫生部和许多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应对措施,比如,卫生部规定医学观察和确诊病例都不得收费、许多省市也将甲流治疗费用列入了医保范畴。可是,这毕竟是“上有对策”,一旦到了“下有对策”的医院,患者及其家人就身不由己了。先前,卫生部及各地医疗部门还多次发文,声称轻症患者住院平均花2000、病情较重花费在23万元之间,并且这些费用都是可以报销的。可世事难料,到了医院就会发现,花费2000或者两三万元的的例子原来只是个传说,取而代之的是“42万”和“117万”。

对于“寻常百姓家”来说,从20002万,从2万到17万,就等同于一场灾难。我们有句古话,叫做“患难见真情”,也就是说这样的危难时刻,我们通常能看到如文学、电影作品中的凄美故事。他总是骗我。他发短信说,老婆啊你的医药费上海妇幼基金会会出90%的,他们都来人看你了,我们不会花很多钱的。而事实上,这个所谓的“上海妇幼基金会”是根本不存在的。丈夫对妻子的“白色谎言”催人泪下,相信宁有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动容的。而这样的悲情故事竟发生在各方面文明都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得不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之痛”。

清代大儒戴震有这样的名言: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今日,笔者可以加上“今日医院以药费杀人”了。可就是这样的现状,却也难以唤回知识精英与资源占有者的同情与怜悯。还记得那位卫生专家的雷人语录吗,“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我们才发现,比昂贵的医疗费更让人寒心的,还有那些上层权贵的“冷言冷语”。

除了专家们的恶语相向,更为根本的,我想还在于我们的医疗体制方面。我国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医疗体制改革,这个过程中,甲流治疗问题还是一个“应急体制”问题,只要相关的政策跟进到位,解决甲流治疗问题是与医疗体制改革的大势是根本没有冲突的。值得一提的是,抗击甲流肯定不是流行病史上的“最后战役”,那么,对于以后的其他战役,我们的“应急体制”会不会能彻底避免这样的社会之痛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