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来冒名上大学也可不需要“权力链条”

(2009-05-14 23:14:43)
标签:

考研

长江大学

权力腐败

冒名顶替

王俊亮

杂谈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原来冒名上大学也可不需要权力链条

http://fzwb.ynet.com/article.jsp?oid=51568770

http://www.fawan.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22764

王传涛

    近日,湖南发生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事件”还未落音,湖北孝昌县又出现了一起离奇事件:未经高考的高二学生,顶替他人上了大学。现在被顶替的王俊亮已经考取广州某大学研究生,现在读,而顶替者郑某却是一个连高三都没有上的学生,奇迹般地走进大学校园,并且于2006年顺利完成4年本科学业。(5月14日《武汉晚报》)

一个罗彩霞案牵出了以“王爸爸”为首的整条权力腐败链,从班主任到公安部门,从当地教育部门到贵州师大,无一不受到牵扯。在“王爸爸”的层层攻关之下,高考录取工作中的权力腐败和职务犯罪昭然若揭。但是,冒名顶替上大学也并非就得需要强有力的“权力链条”的,王俊亮被郑某顶替上大学一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与罗彩霞一案相比,该事件的真象要比想像中简单的多。从报道中可以看出,此次事件的策划者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王俊亮的班主任邓某,一个是邓某的好友“郑爸爸”。通知书寄到学校之后,邓某将通知书直接转给了郑家,并暗示郑家可以冒名顶替考分506分已经被长江大学(当年叫湖北农学院)录取的学生王俊亮去上大学。出人意料的是,郑家仅凭此通知书就成功完成了报到,之后再上完四年大学也不再话下。

事情发展到现在,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向王俊亮的班主任和“郑爸爸”似乎已经无法自圆其说了。班主任邓某作为一个高考生的班主任,没有把录取通知书交给考生本人,其错误固然无法原谅,但是他也只能是此事件的源头而已;而“郑爸爸”也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即没有像“王爸爸”一样的权力神通,也没有像“王爸爸”一样的财力和面子,他有的仅仅是一个“试试看”的想法而已。那么,问题的矛头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长江大学简单的报到流程和宽松的毕业环境。

长江大学的报到流程似乎只有两项,一是辨别通知书的真伪,二是检查新生转户手续上的照片和教育厅网站上的照片是否一致。对于这个流程的简单程度,相信只要想蒙混过关的人都能得手。只要通知书拿到手、只要有了照片,被录取将是非常简单的事件。可以看到,长江大学的报到程序中并没有落实检查照片与本人的长相是否一致,更不可能从真实的身份上辨别这位报到学生的真与假。

冒名顶替者在报到程序上的畅通无阻让人愕然,更让人绝望。我们不得不追问几句:还有多少大学的报到程序如此简单?现在的大学里还有多少个冒名顶替者?而冒名顶替者为何又如此顺利地毕了业?除了班主任的责任之外,大学问题和问题大学背后的高校教育体制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世人的面前。

如果说罗彩霞案反映出了时下权力腐败的嚣张气焰,那么王俊亮一案则彻彻底底地反映了大学体制的“宽进宽出”。既然没有上过高三的人竟然可以顺利的大学毕业、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人都可以拿到大学的文凭,那么大学之于个人的气质性改变则变成了一席空话了。

冒名上大学原来是不需要权力和财力的,“王爸爸”花了几万卖通的读大学机会到了郑家这里却成了一个笑柄,这个时候,“郑爸爸”可以给“王爸爸”上节课了——花那个冤枉钱干嘛?看我做的多漂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