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不妨对姚明退出国家队大度些
(2008-10-21 16:48:01)
标签:
篮球体育国人人权姚明中国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文章 |
国家队之外的姚明依然是东方巨人
(姚明退赛说考验的是国人的宽容度)
王传涛
近日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据一名圈内人士证实,姚明表示说要退出中国男篮。 “姚明已经28岁了,为国家队打了三届奥运会,他说这一届国家队已经是历史最强的了,自己也打不动了”。(10月21日《东方体育日报》)
消息一出,网上一片哗然。支持姚明退出国家队的网友说姚明已经为国家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退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反对者却认为姚明在NBA中所获取的经济利益与在国家队中所得到的不成比例,以至于姚明会放弃经济利益少的一边,而年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三十岁以上仍然为国家队效力的队员也不在少数。双面各执一辞,不分高下。
虽说姚明的中方经济人陆浩很快站出来辟谣:“自己从未听过姚明说要退出国家队。……这篇报道的内容是不负责任的。”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关于姚明退与不退的争论已经开始了,国人的神经已经开始紧张起来了,可以说,那篇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考验了国人对姚明的态度是否是宽容的。
首先,姚明退出国家队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为国争光。也许有人把国家队的利益等同于国家利益,殊不知这个简单的等号是何等的愚昧。众所周知,姚明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体育成绩,论成绩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在成绩上基本没有历史性的突破,相反,他给予世界的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形象——开朗、向上、刻苦、宽容、韧性……所以,他退出国家队并不意味着他从此就放弃了国家利益。可以说,只在休斯顿打球一样可以为国争光。
其次,退与不退应该是姚明作为一个体育运动员最基本的人权。虽然有人认为球星的作用就是打比赛,为国家争荣誉,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随意强迫一个不愿打比赛的人去参加比赛,这是最起码的人权。历届奥运会上,几乎都能悉数出许多不想打比赛的球员,无论是篮球明星还是足球明星,但是国外对这样的事件却看的很淡,不是他们的国民特别宽容,而是他们对待人权特别的尊重。
再者,依姚明的特点来说,经常征战于两线之间是他受伤的最主要原因。姚明受伤是球迷们最不能接受的事情了,但是姚明的近几次受伤又有谁认真地分析过。征战NBA的对抗强度是非常大的,一个球员如果在俱乐部和国家队两者都想兼顾,并且兼顾还要好,相信没有人会不受伤。此次奥运会,姚明的伤刚刚好就上场打比赛了,姚明的表现是国人有目共睹的。
最后,姚明迟早要退出,球迷们对国家队的期待不能放在一个球星身上。虽有有球星的球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我们还应该想到,在一棵大树下面,小树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举个不恬当的例子就像史东鹏之于刘翔。体育是需要更新换代的,沉浸在明星的时代里只能是固步自封。
所以,姚明可以退出,国家队只是一个球员的一部分,而并不是全部。如果姚明在俱乐部里能好好表现的话,即使拿不到联盟总冠军,他仍然是中国人的形象代言、是国家利益的维护者,仍然是那个永远也打不倒的东方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