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江神庙”看嘉陵江船帮们的江湖

(2015-04-10 10:20:29)
标签:

大秦岭

陕西旅游

嘉陵江

江神庙

船帮文化

分类: 中华父亲山——大秦岭寻访之旅

蜀道的开通,也得益于那些沿着这些无常形、无定势的川河汇集的江水,率先在巍峨的大山之中冲击出的河道,为那些历险的勇士,撕开了一道道贯通天险的通途。那些勇敢的先民,在秦岭以北的峡谷中逆流而上,在秦岭以南的河川中顺流而下,用生命在惊涛拍岸的狂澜之中舞蹈,让秦岭南北的物资、信息得以流通,也在秦巴山区大江大河中,留下了一段段远去的船帮江湖传说。

 

从“江神庙”看嘉陵江船帮们的江湖

美丽的嘉陵江

 

在略阳县环城西路嘉陵江边,有一座庙,叫“江神庙”,当地人又称其为“王爷庙”、“龙王庙”,是长江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氐羌戏院式建筑群。略阳在先秦至两汉之间,是羌氐族土著生息之地,其风俗虽在唐宋以后的千余年来为汉民族所同化,但至今仍可寻觅出许多古老游牧部族的痕迹,而江神庙就是将嘉陵江的船帮文化和古氐羌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大观。到达江神庙时,突降大雨。依地势而起,沧桑中不失宏伟的江神庙,庙门上有一副楹联:“嘉陵连三省草木如沐春风,江神佑万民轻舟笑向斜阳。”此庙以一副傲视嘉陵的雄姿,矗立在略阳的城市建筑中,但凡从此经过,没有人会忽略它的威仪。被约访的当地文化学者尚未到,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雨中观庙,别有情致。

 

从“江神庙”看嘉陵江船帮们的江湖
略阳“江神庙”

 

略阳江神庙坐东向西,东西进深约65米,南北面阔约30米,占地近2000平方米,整体建筑平面布局利用地势落差,采用中国传统宅第平面布局,形成上、中、下三进式院落,从西向东依次为戏楼、过厅、前殿、后殿,两侧廊房,布局合理紧凑。

群体建筑外观以实墙而围的封闭空间,形成外看见墙不见木,内看见木不见墙。这是略阳江神庙的一大特色,显示了古氐羌人民非凡的建筑艺术创造智慧。

保存完整的“戏楼”,是江神庙的核心。戏楼是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从庙外看,戏楼是江神庙的牌楼,从里面看,戏楼就是一座雕塑有世间百态的艺术品。入口在江神庙的底层,二层戏台和化妆室用木板隔开,栏板、檐仿雕刻精细。过厅前殿、后殿面阔五间,均为穿斗式木构架。所有建筑细部装饰着重于木雕板绘,外观华丽,极富地方性和民族特点,檐口大量使用挡风板,遮盖檐口内部梁架结构。

戏楼翼角斜撑木柱,是一只金雕木虎,并和人物造型连成一体,给建筑增添了威严和别致的格调。戏台栏板木雕题材丰富,有兽头图案画,氐羌人物和浮雕故事图像,兽头图案画多为熊、猪、猴之类动物。人物“头插翎毛,脚穿皮靴”,是典型的古羌族服饰。

江神庙的浮雕人物故事图像,与略阳县当地人吃的罐罐茶、菜豆腐节节,跳的羊皮鼓舞都具有浓厚的羌文化特色。舞台中央墙壁上三幅画非常醒目,分别是“铁杵磨成针”、“唐明皇梦游月宫”、“吹箫引凤”,远远望去给舞台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美感。戏台的房顶是钟形凹进的藻井设计,据说,这种设计可以使声音共振,从而起扩音器的作用。据讲解员说,江神庙共有300余幅这样的图画,氐羌人物形象奇特,衣着服饰与汉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图像,多是人物花卉。现仅存木雕215幅,具有浓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写实风格。过戏楼往东,为一庭院,两侧过厅共分两层,一层墙壁上展有略阳民歌、情歌表演图片,二层展有略阳民间人物故事传说图片。再往东拾级而上,过一小巧玲珑的大理石桥,即到江神殿前殿。飞龙绕柱,江神坐在龙身上一手抓龙角,一手指天。

站在前殿,透过雨幕,可以看到戏台两边的楹联:“生旦净末丑你来我往演尽世上百态,宫商角徵羽此起彼伏唱出人间千情。”江神庙内还有“江神威震三河水,羌楼独领四秀山”、“云霞绕象山疑为仙至,风雨漫嘉陵似有龙来”、“六山护名城顺政自古称要道,三水润万民兴州历代尊江神”、“三水环山城水涨水落自然变换皆有意,四景绕楼阁景衰景荣历史沧桑总无情”等楹联,不仅诉说着世事的沧桑,作为古代祭祀江神的场所,这些楹联也道出了江神在人们信仰中的地位。

江神庙的戏楼与正殿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戏台略偏左。讲解员说,戏台上的人生为假,台上的观众是真;戏台对面是江神的塑像,“真假不可对视,神人心可相通”,故如此设计。

前殿两侧各有两间小厢房,古时为船帮休息室,过前殿往东,拾级而上,则到了后殿。后殿与前殿之间,有一小小庭院,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后殿为书画展室,一进大门,便可闻到一股浓浓的翰墨清香。

 

从“江神庙”看嘉陵江船帮们的江湖

大雨中,与洪伯夫在“江神庙”古戏台上访谈

 

我们约访的文化学者,是江神庙民俗博物馆的洪伯夫,他曾在略阳县文化馆工作。1974年,正是洪伯夫和跟着自己的老师廖群幸,将因修公路而被炸得粉碎的《郙阁颂》摩崖石刻碎块,从湍急的嘉陵江水中打捞上来,让赫赫有名的“汉三颂”摩崖石刻还能健全于世。

洪伯夫率性而健谈,像位不修边幅的艺术家,让我有一见如故的亲切感。他跟很多地方文化学者一样,虽然是精于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的专家,且对当地怀有一腔赤诚,却从来不张扬,不立文字,一切答案,都在他们的脑子里。

洪伯夫说,他年轻时写过很多对略阳文化有研究的文稿,后来,觉得心里不爽,一把火烧了。我们坐在江神庙古戏楼上进行交谈,雨声相伴,他说到“一把火烧了”时,双手似乎真捧着一把火,言辞中有释然,也有遗憾。

洪伯夫说,嘉陵江是秦岭古道之一“故道”的必经之道,从周代开始,就成为一条被官方确认的官道,贯通关中、陇东、汉中、巴、蜀的主干交通线。

略阳北临徽两,西接成康,东近勉汉,南抵宁强,自古即为东通楚汉、西向甘南、南下蜀川,北上秦陇的咽喉。略阳城狮、象、南、雨、凤五山拱列,嘉陵江、八渡河、玉带河三水环绕。山峰高峻挺拔而横断东西,一江两河穿城而过且江阔流激。凤凰状城郭池深城坚,不愧为恢宏武略之地。观南、雨两山对峙之处,谷狭浪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隔绝南北,自秦汉三国纷争之际始,这里就设立关城而绵绵延续两千余载。

洪伯夫说,今略阳境内的嘉陵江水系,原为古汉水水系,河脑可沿今甘肃陇南西汉水河口一直顺河道上溯至今西和、礼县直至盐官以东。今略阳、宁强之间的一些河谷低矮山岭阻挡汉水东流,在宁强、略阳以西的汉水上游河谷形成高峡平湖。

西汉武都大地震导致的山崩,使得嘉陵江直接冲破秦岭大山的阻隔,穿过大巴山,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接纳白龙江,南流经四川省南充市到重庆注入长江,成为一条独立的长江支流,长1119千米,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千米。嘉陵江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河流。

这条水量充足,流域广阔的水道,为航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据洪伯夫讲,江神庙始建于明代,原是船帮祭祀、聚会的活动场所。

在明清时期,每逢船帮、纤夫来略阳,船帮会首及船工、纤夫都要到江神庙来祭拜“江神”,带上贡品许愿,祈求江神保佑,船只在江上行走时风平浪静,行船安全。

略阳城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嘉陵江、八渡河穿城而过,玉带河从东而来,在城南三河交汇,山口狭窄,水流不畅。每逢雨季,一江两河同时发水,城池被淹,而久旱无雨,造成灾荒之年。当地百姓常来江神庙进行祭拜,祈求江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江神庙就成了当地百姓祈求神灵佑护的主要祭祀活动场所,所谓“六山护名城顺政自古称要道,三水润万民兴州历代尊江神”。

江神庙的板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写真风格,多为虎、熊、野猪、猴之类,这与古氐羌族人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洪伯夫说,氐羌族在汉中的略阳和宁强(羌)生息的时间很长,氐羌族在略阳建立的“武兴国”,自两晋南北朝以来数百年间,一直是他们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

这个族群,还先后在陕西的长安和甘肃的武威、武都地区建立了“前秦”、“后秦”、“凉”、“仇池国”等政权。这个历史阶段,是氐羌民族发展的高潮。中国当代史学家吕振羽在《中国民族简史》中指出,“周人也称甘肃境内羌族的一部落为‘犬戎’,又称国境西面的民族为羌。西北的羌族,实际是突厥前身”,“突厥在古时的最初集团,似为狼图腾”。史书记载羌族确用“白狼、“参狼”等命名部落。《周礼》早有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疫。”

因此,略阳江神庙这些板绘兽头的形象,与略阳古为氐羌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宗教信仰有关。

过去,作为船帮会馆的江神庙,也是有等级的。洪伯夫说,江神庙前院里的南北回廊有两层,一层是身份稍低的船工、纤夫们休息品茶、看戏的生活娱乐场所。二层则是太太小姐及丫鬟们看戏听书的“豪华包间”。庙前原为水西门,当时嘉陵江上往来的船只停泊在“乌龙石”码头。过去,每当船帮来此或逢年过节之时,庙内乐声不断,小商贩的叫卖声不停,看戏、听书、谈生意,十分热闹,江神庙也就成了当时“古兴州”最大的物资和信息交流中心。

清道光年间,江神庙“重加丹垩,金碧辉煌”。后来,那些身份较低的船工、纤夫,为了有自己的休息娱乐之地,也集资修建了一所属于他们这个阶层的船帮会馆,就位于江神庙的后面,如今叫“紫云宫”,当地人也叫“新江神庙戏台”。

访谈结束后,我们在洪伯夫的带领下,去参观这个船工、纤夫的船帮会馆。新江神庙戏台在清乾隆年间已初具规模,也是坐南向北,整体结构为双进式四合院建筑群体,有戏楼、钟楼、鼓楼、东西厢房、献殿、正殿等。其建筑与彩绘风格同于江神庙,唯形制较小,木雕和彩绘多为氐羌族人物造型及图腾宗教活动,对称夸张,古朴粗犷,却也工艺精致,华丽奇特,可见当年那些身份卑微,收入也低微的船工、纤夫们,欲与富商大贾试比高的抱负。

在江神庙的文物展览厅中,悬挂有一幅20世纪七八年代拍的略阳嘉陵江黑白照片,高山夹峡谷,嘉陵江水缓缓东去,十分壮阔。洪伯夫说,那是他拍的。又指着我们身上的相机,笑着说:“我可能是最早玩单反相机的一群人之一!”

听闻洪伯夫拍摄照片的那个峡谷尚在,我们便在他的指引下,告别江神庙,去探寻嘉陵江。

站在嘉陵江边,望着曲折南逝的嘉陵江水,忆起那遥远的江运船帮的故事。

正如洪伯夫所言,江神庙的幸存,为后人解读略阳“春秋为氐羌所居,汉分白马氐为武都之境”找到了一个历史依据。也为今日的我们,畅想古代先民不畏艰险、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保留了追思、敬仰的圣殿。

 

洪伯夫率性而健谈,像位不修边幅的艺术家,让我有一见如故的亲切感。虽然是精于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的专家,却从来不张扬,不立文字,一切答案,都在他的脑子里。

                                                        (撰文:贾云峰/孙小荣  摄影:胡军)


  更多精彩请访问:陕西旅游网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yunfengjia/profile

更多文章,请回首页

精彩系列:

中华父亲山——大秦岭寻访之旅

荔波:最美山河水,最炫民族风
慢走铜川

博览江海,情动南通

拍案惊奇

成语之乡太极圣地--邯郸
挪威不再陌生

走遍炫影澳洲

让日光将的心灵照亮

激情穿越枫叶之国

上海之根松江

你不得不去即墨的50个理由

你不知道的上海青浦

台湾走透透

我脚下的皇城

三口品北京

创意引爆生活

独家发布旅游创新传播理论和方法

点击德安杰旅游策划专家精彩不容错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