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秦岭陕西旅游子午道乾坤湾禹王洞 |
分类: 中华父亲山——大秦岭寻访之旅 |
长安回首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沿西汉高速公路从洋县返回西安,一路阳光灿烂,视野通透,莽莽秦岭又成流动的风景,一览无余。从宁陕段上行,汽车又能像子弹般穿行在横卧于峡谷的宽阔公路,穿梭于迎面敞开的深幽隧道。
老李说,我们正走在古子午道的附近。古人用肉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经过反复的探索和总结摸索出来的那些古道,基本上都是相对而言比较好走,且距离较近,也为当今交通网络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子午道究竟开通于何时?
关于子午道,存在诸多争议。
根据从褒斜道石门凿下的《石门颂》“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之国,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子午道应该出现于秦汉以前,刘邦从鸿门逃脱,赴汉中所走的也应该是子午道,而不是褒斜道。
但也有专家研究指出,子午道的开通,应该晚于陈仓道和褒斜道。根据《汉书·王莽传》载:“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也就是说,子午道的开通是在西汉末年。
对于《石门颂》中的“子午”,持“晚说”的专家认为,古代的道路是以南北统称,子为北,南为午,“子午”即南北道,不是指后来的“子午道”,而应该是褒斜道。
又说,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由于关中西南的羌族叛乱,阻断陇道,寇三辅,入益州据汉中。再加上西夷虐残,桥梁断绝,致使陈仓道、褒斜道两道皆受影响,而通子午道。
但是,接着就有专家说,子午道秦时既有,西汉末、东汉初是重修子午道。
在此,我无意陷入学术争议,只是陈述有这样的争议。总之,道不同,亦可为谋,因为总体目标是一样的,条条大路通西汉。
子午道大致是由进西安南的长安,沿沣河上行,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达汉中。这条道有新旧两线,古道是汉魏时期,顺池河下行至石泉;六朝后的新线,才是经江口、宁陕达石泉,全程约520公里。
汉江边的“禹王洞”传为大禹治水时的居所,洞前的两棵树被当地百姓信为“神树”
子午道运输过水银和荔枝?
在石泉寻访时,当地文化学者李佩今和郭世堂认为,石泉是连接北边秦岭子午道,跟南边巴蜀荔枝道的重要中转站。石泉蚕丝文化源远流长,出土的汉代“鎏金蚕”,证明石泉曾是汉代丝绸的原料供给地,也是“丝绸之路”之源。张骞“丝绸之路”的开通,得益于石泉源源不断地供应的丝绸原料及产品。
旬阳的汞矿始,在战国末期就已大量开采冶炼。在旬阳县小河镇、红军镇境内的20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开采汞的古矿洞现在查明有2000多个,最深的可达1000多米。
旬阳县文化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特约编审姜华说,据专家考证,秦始皇陵地宫的水银,就是旬阳境内的汞矿冶炼而成。这些汞矿石,就是经子午道运送至骊山脚下的秦陵工地。
在秦岭深处古道的峡谷中,随处可见古栈道的遗址,它们在以沉默的方式,诉说着历史
唐代“涪州贡生荔枝,取道西乡驿沿子午河入谷,至长安不过三日”。杨贵妃喜欢吃的荔枝,产于今重庆涪陵。为了使新鲜的荔枝,尽快达到贵妃的蜜唇,护送荔枝的快递员们,一路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沿荔枝道抵达石泉驿站,调换人马后,接着一路狂奔,经宁陕,翻越秦岭,到达骊山脚下的华清池。
一级红尘,绝尘而去,一路城门洞开,驿站接力人马仰首以待,前者翻身下马,后者飞身上马,用于军事和商旅的子午道,成了输送荔枝的流水线。
古老的子午道上,只有密集的马蹄生渐行渐远,那是古道的绝响。
如此说来,古老的子午道,至少向关中输送过三样金贵的珍品——丝绸、水银和荔枝。
精彩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