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宜兴旅游中国陶都宜兴陶瓷宜兴紫砂壶博物馆顾景舟 |
分类: 风景无限 |
读完艺人的生活再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我想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不仅是一把茶壶那么简单,还有岁月、专业积淀后的窖香,仿佛她们带着故事,跨越时空,向我们娓娓道来。古用“人间玉珠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来表达对宜兴紫砂陶艺的喜欢至极。可我觉得用一位素衣女子来形容也未尝不可,从千年的窑烧里缓缓走来,素面素衣,少了几分装饰,淡了些许刻意,无论是厅堂抑或厨房皆有其所长,可塑的内敛中又不失美的真谛。
“紫砂壶鼻祖” 供春
供春原为明德年间,吴家一书童,紫砂制壶习于金沙寺僧,并在此基础上改造,让实用性的壶富有了文化气息。其所制茶壶统称“供春壶”,由于所制作品较少,后世鲜见。据说最为有名的当属处女作“树瘿壶”,她是由储南强发现,当时只有壶体,壶盖为后来配置,抗战期间他为保此壶,曾躲到深山中,至此我们方有幸看到。
“源自生活的艺术”
陈鸣远欣赏着清代陶瓷艺人陈鸣远的作品,“艺术源于生活”或许更能表达此时的感触。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以自然中的莲子、瓜、桑葚等为题材,充满着自然的生趣和鲜活的审美,难怪有着“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作装饰,让原本内敛的壶体增添了几分美感,颇有着浓厚的书卷气。
顾景舟常言:“艺术品不一定是实用品,但是实用品宜艺术化”,他18岁承祖业,师从母亲邵氏从陶艺,多年的专业积淀,使他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壶艺名家,更是一位为陶瓷事业、陶瓷文化奔走的导航者。他对陶瓷的爱与执着藉着他的僧帽壶、汉云壶、三羊喜壶、汉铎壶,完美展现给世人。免去了浮华的雕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茶壶,充满着创造者们的语言,内敛中的无声彰显,或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汉云壶:给人以线条流畅的美
岁月如是流转,曾经的艺人今已远去,看着他们的作品,睹物思人也好,感慨也罢,都有着切切实实的存在过,存在着。我想说,即便一袭素衣,你也别样美丽。
更多精彩请访问:宜兴旅游网
精彩系列: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
前一篇:娶苗家姑娘为妻需要接受哪些考验?
后一篇:“中国瑶族第一富豪”的森严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