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荔波是水的世界,那么小七孔则是水中通往天国的一扇门。
当我亲眼见到小七孔的时候,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小七孔在千姿百态的青峰掩映之下,展示出的是一排瑰丽珍奇的水景山色,演绎的是人的智慧与自然的灵气交相辉映的传奇。
小七孔古桥
进入小七孔景区内,一大片青绿色扑入眼底。连绵的喀斯特山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蔚蓝的河水从上游奔涌而来。潺潺溪水,沿着河谷行程数十座小瀑布群,景色异常壮观。
美丽的拉雅瀑布
穿过小七孔桥,沿山路继续前行,转了几个弯,便隐约听到瀑布的轰鸣声,这声音时缓时急、如语如歌。忽然山路一转,瀑布从几十米高的地方倾泻而下,发出巨大轰响。
拉雅瀑布
听同伴说,这边是拉雅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米,幽静丛林水、瀑、桥逼近仰视,但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觉畅酣和亲切。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带给我以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顿觉轻松和振奋。
拉雅瀑布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喷出来,水量丰沛,瀑布形态与其它雄伟的瀑布不同,像几位细腰美女,正在瀑布中款款起舞,裙幅轻飞,颇为潇洒。亦像一匹完美无瑕的白缎,哗哗地流下,遇到山石中带棱角的,这绸缎便被划分几块,飞溅开来。一阵饱含水珠的和风迎面扑来,吹到头上、衣服上,凝结成一颗颗小小的水珠,交错的水珠中,映出太阳七色的光彩。
最后,水落入潭底,冒出白色的气泡。当我再次抬头仰望那飘飞而下的瀑布时,心中油然而生起一种欢悦的情感。
在拉雅瀑布前的山涧上,修建了一排汀步。汀步的形状设计得奇奇怪怪,古拙朴实。乍一看去,还略带钟乳石的味道;与垂直而下的瀑布浑然一体,单独看,也能够独自成为一景。在拉雅瀑布前转悠以后,才发现这些汀步还非常实用。要拍拉雅瀑布,还非得站在桥墩上不可,这些美丽的桥墩,可给游客提供了不少方便。
神奇的水上森林
离开瀑布,按照路旁标志的指引,进入了小七孔的水上森林。一股凉气袭来,使人倍感清爽。环顾四周,到处是枝叶繁茂、参天蔽日的古树。
手腕般大的古藤穿梭在古树之间,或是挂在树梢上,或是缠绕树干,斗折蛇形一般。树干有的是斜生的,有的树干竟裂开来,弯曲着,行成一道道拱门,有的则是两棵并生在一起,形似缠绵的恋人,情谊款款,永不分离。
小七孔的水上森林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大约有二三里地长。这里有千百株大大小小的树木、灌木,包括珍奇树木十多种,均匀地分布在一条初春水势不大、但水流湍急的河流上。树木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这些灌木的根长年被这些河水冲刷着,而枝干却是异常的茂盛,散发着幽幽的绿色,远远地看上去有就像一幅中国水墨画。
水、石、树相偎相依,远远望去宛如漂在水上。我们一行人逆流而上穿梭其中,多少次要把相机护在胸前,深深地俯身仰体地躲过棧道半空中横七竖八、高高低低的枝叶,小心脚下水流漫过木板棧道或是圆木墩棧或是青石棧道把鞋子浸透,“低头看水中树,抬头观树中天”,愉快地感受着和称赞着水上森林的奇景异趣,贪婪地看着这些奇藤怪树,想象着它们历经的风雨沧桑,以及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叹为观止的鸳鸯湖
从水上森林出来,已经是下午时分,因为在水上森林玩的时间比较多,这样我们一行便没敢耽误,径直去了鸳鸯湖。听导游说,掩映在森林之中的鸳鸯湖是为世界同一纬度地区绝无仅有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
鸳鸯湖
远望过去,便是鸳鸯湖畔,由两个大湖、四个小湖串联组成的一个奇妙的水网,是一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泊最深处达38米,湖边林木茂密葱茏,古木参天,苍翠欲滴。那湛蓝的湖水,像蓝色翡翠一样镶嵌在林中,这两块翡翠之间,由一股细细绿丝连接,这时我才想起这湖为什么叫做“鸳鸯湖”。
湖上绿岛之间,港汊交错,水面迂回交合,形成一座水上迷宫。狭窄处如水上林荫巷道,开阔处似水上森林巨窗,清晨和傍晚时分,浓雾似乳,笼罩湖面,朦朦胧胧,愈觉野趣无穷。
经测定鸳鸯湖湖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182500个/cm3,是南方喀斯特地区,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因此,鸳鸯湖也被称为:世界遗产地的“洗肺养生”胜地。在鸳鸯湖荡舟既能领略美景,又能沐浴清新空气,使身心都得到双重的保健,是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的一次“洗肺养生”之旅,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惊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