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贾云峰旅游福鼎翠郊古宅白琳镇女鬼影杂谈 |
分类: 拍案世界 |
白琳镇,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是福建三大红茶“白琳功夫”的原产地。一早,我们便驱车前往,却不是为了赏景、品茶,而是去探访一座清代豪宅——翠郊古宅。
沿着九鲤溪旁的盘山路上行,一路上小桥流水、竹林茅舍、茶园滴翠、豆棚瓜架,田园景色尽收眼底,也顾不得路途颠簸。
当我们来到了一个远离城镇喧嚣的小村庄,一座传奇般的院落便展现在眼前。
富甲一方的传奇主人
一进大门,就看到两边建有两个非常讲究的回水池。整座古宅的地基前低后高,下雨时,天井中的水通过地下沟渠汇集到这两个回水池里,然后,又分流到自家的花园中。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外,我还注意到了两个细节,引起我对家主极大的好奇心,一是他的大门呈八字形,门槛极高。在清代,只有官府大门才能建成这个规格,民宅是不允许这样造的。还有一个细节是窗户,不仅雕花极其精致,而且可以推拉开启。
当地人告诉我,吴宅总占地1.4万平方米,有6个大厅、12个小厅、24个天井、192个房间,共花了64万两白银才建成。
房间多,窗户自然也就多,相传从前宅子里有个丫鬟专门负责开窗和关窗,从早上吃过早饭就开始开窗,当所有的窗子都打开以后,也就到了午饭的时间了,吃过午饭再一一关窗,全部关完就该吃晚饭了。
我粗算了一下,平均每平米造价9000元人民币。如此一座恢弘跋扈的院落为何建在这等偏僻山野,它的主人到底是什么人物?
当地的一位老人告诉我,古宅的主人姓吴,有人说是吴王夫差的后裔。清代乾隆年间,此地是通往宁波的必经之路,众多外省的商人通过这条驿道来福建贩茶。当时,吴家精通制茶又善于经营,很快依靠茶叶生意富甲一方,发迹后的主人,便在当地建了四所宅院分别给他的四个儿子。
我所在的这座便是三儿子的,也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院落。
贵妇形状的神秘鬼影
在进入第三进大堂的门槛前,我突然发现在门槛的前后地面上,居然有个比较潮湿的阴影,其形状竟然是一个身着满族盛装的贵妇形状。但是,贵妇的脖子处却正好被门槛锁住,不由得浑身一紧。
老人告诉我,在建造房子的时候,由于木匠的工作比泥匠的工作要繁重,所以,自然女主人就会对木匠重视一些,泥匠不满女主人的厚此薄彼,于是,在铺设三合土的时候,就动了手脚,在两进房子之间的地面上,将盐掺入三合土,然后,设计成一个满族贵妇的形状。
盐参透到三合土后,遇到地面回潮,就会出现人形的阴影,目的是让女主人遭阴鬼附身,千人踩、万人踏。
没想到木匠也不是吃素的,接手木工活的时候,很快就识破了泥水匠的鬼花招。因此,就将门槛设计在这个贵夫人的脖子处,以防止阴鬼伤人。
从未开启的“相亲窗”
循着古老的木梯徐徐而上,沿着二楼回廊信步游走,脚下木板吱吱作响,所有的房间已空无一人,然而,岁月悄然迂回,讲述着曾经的富贵与荣华。
在二楼回廊上有一扇正对着“三进”厅堂的窗户,也是唯一一扇从未打开过的窗户。据说,从前足不出户的吴家待嫁小姐,就躲在这扇花窗后,悄悄看一眼前来提亲的才子,人们把这扇窗叫做“相亲窗”。
可惜,随着岁月的流逝,“相亲窗”后面的因缘故事早已湮没在时光深处。
阳光直射在瓦楞上,古宅如同缄默的老人,淡定而从容,也许捂了自己太久,它的魅力如今在人去楼空、繁华落尽后才得以发现。
是的,它不会轻易让我参透它的前程往事,当我直面它被风雨侵蚀的斑斑印记,也许可以揣度出几分它藏在岁月深邃里的秘密。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精彩系列:
备注:
1/凡在2012年1月4日至12月31日期间,评论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每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有机会获得每月精美礼品。
2/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意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3/ 为确保博友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匿名用户则无获奖机会;
4/无意义的、敷衍的、纯广告灌水即使抢到座位也无效,依次顺延给下一位留言者;留言中如能指出博文谬误之处的,也将有奖品赠送;
5/ 新鲜出炉——留言之“最”榜单,每个月我将在留言者里面评出最温馨留言、最深度留言、最搞怪留言、最认真留言、最挑刺留言(暂定)等等,每月底或月初发榜;
6/本次互动接受博友多次中奖;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请在每月获奖名单公布后,自行将联系方式发到博主邮箱:info@dnjpr.com;
7/
如中奖博友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