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种据说能包治百病的奇妙方法

(2012-06-16 21:55:12)
标签:

贾云峰

旅游

南通

通州

童子戏

民俗

巫术

通剧

杂谈

分类: 博览江海,情动南通

   寻访南通的过程,有太多暇想,也有太多迷惑。这座城市,不仅保留着历史建筑的活化石,也有着传承千年的戏曲精髓——“童子戏”。

  更让我毛骨悚然的是,一系列的奇异的事情,总是伴随着我的寻访脚步。深夜,我会在旅馆里会听见孩子的哭声?但整整一个房间就我自己。我打开灯,看了一下窗外的河边,什么也没有。

  晚上走在十字街,霓红灯下,也会看见如董小宛一样娇艳的女子迎面走来,拂身而过,真实,而又梦幻。

  而最让我费解的,是这座城市流传的一种治病方法。

 

一种据说能包治百病的奇妙方法

在南通高楼大厦亭台楼阁的背后,保留着许多外人不知道的传统

 

  “童子戏”能包治百病?

  那天,我在南通郊区的一个露天那边溜达,听见一阵阵锣鼓声。有很多人拿着凳子坐在广场中心,听说这里晚上七点有一场“僮子戏”演出,现在来占位子。

  我看了看表差不多是4点钟左右,就已经来了许多人。而眼前最使人疑惑的是,竟有瘫痪的老太让儿孙抬着去看戏,双目失明的老人让晚辈扶着去“听戏”。

  据说,观看这“童子戏”,可以包治百病,延年益寿。因此,年迈体衰的老人们,总是期望着有戏上演。

  南通老百姓告诉我,他们从小就喜欢看“僮子戏”,戏里面的内容是用通州的方言土语说出来的,唱的是俚曲民歌,听得懂,看得真,亲切感人。

  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爱看一方戏。

  记得,我认识的一位旅居海外数十年的老华侨回来探亲时,也心心挂念要听“僮子戏”。一曲未终,老人已经泪流满面,不知是这“童子戏”有着奇异功能,还是情到深处,乡音销魂。

 

一种据说能包治百病的奇妙方法

通剧也是由古老的“童子戏”演化而来

 

  102具奇特的干尸传说

  我一个外乡人,对“僮子戏”的内容的确听不太懂。感觉他们像土著人一样,在台上表演一些巫术,又像在向上天祈祷什么。身边有位南通的兄台告诉我,僮子戏的内容,一般都来自于一些奇异独特的生活内容。

  那是很久以前,南通人在一个空旷的公共墓地中,挖出102具先民的干尸。相传,他们的都是仰面裸葬,头颅都向着东方,像崇拜生命和太阳。

  这102个干尸非常奇特,像一对相互搀挽着共赴死亡的队伍,临近者的手臂相互交织着,看起来像是一起殉葬的。

  挖掘的人怕惹恼了祖先的灵魂,就把墓地接着给埋起来。但埋的过程中,我们听见墓地下面有说话的声音。不一会声音停止了,就发现整个墓地都凹陷进去。

  后来,凡是那天参与挖墓的这些人,都无缘无故的消失了。也就是那一年始,这个地方发起了蝗灾,持续三年,庄家颗粒不收,饿死的、老死的,瘟疫到处绵延。

 

一种据说能包治百病的奇妙方法
童子戏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堪称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僮子戏”究竟为何物?

  后来,有一个道士路过此地,自称是张天师的传人。他觉得这边阴气太重,必须设坛做法事驱赶阴气。

  到了重阳节那天,道士在祭祀的坛上,摆了七七四十九个铜人儿和一面铜镜,然后念咒、做法,朝拜上天。

  他还让当地人要穿上盛装跳舞,说这样才能叫回被鬼魂带走的魂魄。,道士还向天立誓,要在此立法修炼一生,想借助神力,保住当地风调雨,百姓安康。

  没想到,第二天乌云散去,瘟疫瞬间消失。

  从此,只要有谁家人不舒服,当地人就认为是被鬼魂抓走。家里人就要跳这种舞,为他祈福。如今,这种舞衍生为现代的“僮子戏”。

  而另一种关于“僮子戏的”的说法,得追随于唐朝,并且还流传着许多更为神奇的故事。说是唐太宗魂游地府,崔判官为他添了阳寿。唐太宗还魂时许下大愿:一许西天取经,二许地府进瓜,三许阳元胜会,三界投表请神。

  太宗还阳以后,地府为追讨他的愿心,阴差五鬼闹皇宫。唐太宗无奈,张榜召人祛鬼逐神。

  一个老太婆领着八九岁的孙子揭榜见驾,老太婆边唱念,边用神刀驱鬼。孙子年幼,不会唱念,便在旁敲锣打鼓,结果宫中果然太平。

  唐太宗便敕封他俩为“洪山堂”,其孙为“僮子”,主宰坛门,称觋教。老太婆的“束裙子扎包巾”也相沿成习流传下来。

  其实,这世界很多事情我们是无从考证。以前,人只是用“僮子戏”来为家家户户驱驱邪,保佑一家老小生活平安。

  但到后来,“僮子戏”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和精神文化信仰,逐渐地演变成南通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方式。

 

一种据说能包治百病的奇妙方法
相传童子戏的祖师爷是唐明皇,艺人的行规行俗极其严格

 

  民间的艺术智慧和精神信仰

  地方戏种融合着民间艺术智慧,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在各个地方的文化中,往往都伴有一些神奇的传说,这其实是一种民间的精神信仰。

  现在的“僮子戏”,已经被南通发扬光大,简称为“通剧”。“通剧”这个剧种远不如京剧、沪剧、昆剧等有名气,只是南通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原名“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

  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后,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戏”。

  如今,南通的“僮子戏”,是以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的演唱、粗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为坊间村野百姓喜闻乐见。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民间戏剧,长演长盛,历久不衰。

  建国后,“僮子戏”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艺术化的提升。

  在“文化强国”的今天,这种地方戏种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如果,你有兴趣,不防去南通,亲自领略一番这充满奇幻的“童子戏”。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yunfengjia/profile 

 

更多文章,请回首页 

精彩系列:

金山,你一生不可错过

成语之乡太极圣地--邯郸

走遍炫影澳洲

让日光将的心灵照亮

激情穿越枫叶之国

上海之根松江

挪威不再陌生

你不得不去即墨的50个理由

你不知道的上海青浦

台湾走透透

我脚下的皇城

三口品北京

拍案神州

创意引爆生活

杂谈

获奖名单公布

 

独家发布旅游创新传播理论和方法

点击“贾云峰:论道旅游”精彩不容错过!

留言评奖活动改革啦!点击了解详细信

 

      礼品大派送  博友全互动

 

  备注:

  1/凡在2012年1月4日至 12月31日期间,评论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每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有机会获得每月精美礼品。

  2/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意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3/ 为确保博友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匿名用户则无获奖机会;

  4/无意义的、敷衍的、纯广告灌水即使抢到座位也无效,依次顺延给下一位留言者;留言中如能指出博文谬误之处的,也将有奖品赠送;

  5/ 新鲜出炉——留言之“最”榜单,每个月我将在留言者里面评出最温馨留言、最深度留言、最搞怪留言、最认真留言、最挑刺留言(暂定)等等,每月底或月初发榜;

  6/本次互动接受博友多次中奖;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请在每月获奖名单公布后,自行将联系方式发到博主邮箱:info@dnjpr.com

  7/ 如中奖博友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