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男人也好美
(2009-12-27 15:03:50)
标签:
美容皮肤护理鸭店好美电视塔大庆杂谈 |
分类: 我的记者生涯 |
这几天胃不舒服,晚上就把水果榨汁喝,剩下的渣很细腻,就想往脸上糊了当面膜,但是没有粘性,糊上去就掉,干脆放到一个小碟子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用手指蘸了往脸上拍,20分钟后洗净。立马见效,皮肤细腻了很多,还不用担心是化学物质起的作用。由此想起了11年前,在大庆采访的经历。
1998年,全国闹洪灾,涌现出许多抗洪抢险的英雄集体和人物,隶属于公安部的群众出版社约了一批作家去全国采访公安战线,我去的是大庆。到达哈尔滨,黑龙江省公安厅专门派了一个20多岁的姑娘陪我下去。
那时候大庆在我的印象中还是歌词里唱的那样“苍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可到那一看,大庆早就建设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白天有车水马龙,晚上有灯火通明。不仅如此,人们还告诉我大庆还有红灯区!不仅我没听说过,省厅的那位姑娘也没去过。
白天采访,晚上被采访单位要进地主之谊,带我们去转转,就说去我们都没去过的红灯区。以前只听说南方一些地方有红灯区,也从来没去过,有点莫名其妙的怕。现在要把大庆,王铁人,战天斗地,吃苦精神等已有的印象和红灯区联系在一起,想像不出是什么感觉。去看看也行,好在有公安陪着,胆子壮。
到了一看,是一条街,比其他街道热闹些,街道两边都是铺面,饭店,百货店,美容店,还有“鸡店”,“鸭店”……因为两个客人都是女的,主人就问我们要不要去看看“鸭店”,当然,有公安带着,肯定只是看看而已。但是,我还是想都没想就说:“不去,不去。”省厅的姑娘还没结婚,也说不去。现在回想起来,那姑娘不去情有可原,我这个当了几十年记者的也不敢去看,却有点遗憾,起码是放弃了一次了解特殊社会的机会。
见我们坚决不去,主人又带我们去了一家美容店,要给我们做皮肤护理。是一家小小的门脸,却有楼上楼下,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店前店后。店主热情地把公安带来的贵客请到楼上。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做皮肤护理,是到医院开设的理疗科,除了喷雾,吸黑头,去死皮,按摩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面膜,任我选择,价格不一。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的冰河泥,黑色的,糊在脸上,倒是没什么味道。一次好像是90多块,是最贵的。那时好像还不叫皮肤护理,而是模糊地叫作美容。记得我第一次做完回到报社,竟兴奋地问同事:“快看看,我变漂亮了吗?”结果呢,有的说:“你原来就挺漂亮的,不能再漂亮了(是调侃)。”还有的说:“没看出来,还那样呀(是实话实说)!”
既然在北京做过多次,在大庆做一次也未尝不可。但是,省厅的那位姑娘却在仔细地问老板用的什么材料,随后又悄悄对我说:“材料不可靠的话,还不如不做。”我一想也对,在大庆,还是在红灯区,谨慎点好。
就这样,出来了。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主人只好带我们去了电视塔,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电视塔,也算是大庆的一景了,又在塔上和工作人员唱了几首卡拉OK,就算到此一游。
当晚带我们出游的是个30多岁的处长,或许觉得我小看了大庆,就告诉我,他的夫人就定期做皮肤护理,他还为她买了常年的卡,有空时自己也来做。10年前,在北京女人买这种卡的人可不多,男人做的更少见,看来大庆也不落伍呢!不过最让我吃惊的是后来。
在返回北京的飞机上,我采访的这个单位派了一位代表,到北京集合,准备参加全国的巡回演讲团,和我同机。是个男代表,40来岁,胖乎乎的,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他告诉我,他也定期做皮肤护理,即使在抗洪救灾的日子里,只要得空,他也会做,没时间去外边做,就让夫人在家里帮着做。这次要去北京,他还专门全面做了一次,一定要用最好的形象代表大庆人。
这就是11年前的大庆,大庆人,大庆的公安人,衬托出10年前的那个北京女记者既胆小又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