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市场走长牛的救市及治市建议三

(2008-09-13 13:37:45)
标签:

最美丽的观众

金韬

救市

治市

建议

长牛

价值投资

二次股改

股票

五.其他问题及解决建议

1、上市公司分红问题。

一个公司的分红水平决定了企业长期投资价值,没有实际分红的上市公司股票就无法留住长期价值投资者。在美国市场,很多公司都是按季度分红,其分红比都在利润的50%以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在分红问题在近期才出台,将分红写入公司章程,要求上市公司连续平均分红超过利润的30%才有再融资资格。而我个人认为,分红比例应该在上市之初大股东就应将公司每年的最低红比例写入章程,一旦承诺就是无条件执行,到期就按最低比例分红。需要增加分红比例的通过股东大会决定执行。这也能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的合理估值。

2、股市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国际成熟证券市场都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其好处在于在遇到突然事件或高风险时,有效保护证券市场平稳过渡。这次美国就给管理层上了一堂课。美国次贷危机后,由于金融企业出现巨大亏损,不少都已经倒闭。美国就对市场进行了限空,并对恶意做空机构进行调查。同时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时,也对幕后操纵资金进行追查和监管。之后原油价格立即开始转向理性回落。这2个事件都是成熟市场有效监管的案例,值得我们的管理层学习。毕竟中国的证券市场还在发展初期,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还很多,比如上市公司或机构恶意炒作,比如海外游资恶意做多或做空。这次汶川地震川渝板块实施特别停牌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而今后更加应该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对保护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3、引入长期投资者缺少避险及做空工具

近几年,证券市场培育了大量的基金,而这些基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没有主导价值投资的理念,在5000-6000点还在继续拉高大盘股,制造泡沫。本来公募基金的资金实力与投资理念应该是最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但由于基金上市后规定了必须短期完成减仓的最低比例,基金业以业绩排名进行考核的竞争制度,使基金无法做到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假如在5000点发行的新基金,那么建仓成本都在5000点以上的高位区间。当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由于资金规模较大,无法及时抛出躲避大盘下跌造成的亏损风险。因此,市场要培育长期投资者就必须为其提供避险及做空的工具,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而股指期货一直是国际市场的风险对冲工具。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机构投资者当然是一个重大利好。但问题也很多。股指期货在中国的指数设计上就很难避免被主力机构或海外游资操纵的可能。由于中国的指数设计按流通股价来影响整体指数的涨跌,目前光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公司的股价波动就直接可以控制指数的涨跌。由于目前这些权重股都未能全流通,其流通比例占总股本比例很小。很容易受到机构和海外资本的操纵。因此在没有进入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中,股指期货的推出风险也是极大的,一旦被机构或海外游资控制,反而容易导致指数的大起大落。违背了股指期货对冲风险和稳定大盘波动的真正目的。因此股指期货不是推与不推的问题,而是如何在设计上防范投机资金操纵而不至于变成市场更大的投机杠杆工具。

个人建议,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前,首先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全流通环境下的真实指数水平。而且将股指期货的品种设计上考虑不同的投资群体投资不同的指数品种。在股指期货的杠杆比例上应从小杠杆比例开始试行,减少初期的投机风险。引导机构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对冲,而非投机炒作,根据机构的动态市值的进行上限买入数量控制,可有效防止机构操纵投机行为。

4、完善上市公司破产保护及退出机制

中国股市由于没有完善上市公司破产保护及退出机制,因此很多ST类公司都是以做假帐、重组、炒作股价等形式获取大股东利益。历史上很多亏损公司都利用重组或扭亏等消息进行爆炒。其结果最终都难以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无法长期盈利的生存状况,二级市场投资者一旦在爆炒时期买入,其风险是巨大的。而且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为了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同时不给市场留下更多的遗留问题,完善上市公司破产保护及退出机制也很重要。

5、信息披露应做到及时、准确、公平、透明

证券市场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许多机构及上市公司内幕知情者都要先于中小投资者掌握上市公司的未披露信息。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不公平状况。同时有许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也会导致中小投资者投资亏损。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法律角度进行完善。例如,上交所交易信息也被赢富数据变为了一种卖信息的盈利形式,这就已经违背了交易所的“裁判”身份,将投资者本应平等得到的信息成为赚钱工具。管理层应以信息披露的对称为原则,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时性、准确性、保密制度、违规责任等方面进行完善。

当然以上只是市场的部分问题,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和与市场环境不适宜的政策和规则。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及修改。此文中所提的建议是笔者通过市场专业人士提出的建议内容进行效果比较和个人完善的思路,还有不成熟之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力,有不妥或商榷之处还望指正批评。但目的是为了在市场最危难的时刻,通过个人努力能为管理层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希望有更多的经济学家和专业人士能在这些问题上集思广益,提出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让中国证券市场少走弯路,早日走向健康成熟的发展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