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考證三一》
(2017-06-30 17:04:19)
标签:
夏小正三一养日乃瓜 |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
【夏小正原文】:時有養白(日)。
【夏小正傳疏】:養,長也。一則在本,一則在末。故其記曰“時養日”云也。
【夏小正考證】:羕、養、永三字上古相通,故羕日、養日、永日都是白天很長的意思。故宮中的永巷也是沒有盡頭的意思。養白,也可以理解為夏曆五月夏日的白天很長。必須思考的是“時有”二字,就是那個時代人們發現時有夏至,就是還沒有固定下來,所以說是”時有”。就是這一時期勞動人民發現在夏曆五月中常常有一天的白天特別長。後來又發現每年都有一天白天最長,每年都有一天黑夜特別長。後來這兩天就被規定為夏至和冬至。有夏一代,二十四節氣並未系統化,很多節氣並未載入《夏小正》中。其中因為夏曆的十月曆法也無法發現和節氣之間的對應。
“一則在本,一則在末”是頗費周折的一個考證。初看似乎有點摸不著頭腦,各注家也都含糊其辭。只有戴震的考證說:“一則在本,一則在末。案本末猶初終。謂或在初,或在終”。其實其中大有講究。甲骨文中“本”是樹根,“末”是樹梢之意。冬至是樹根,夏至是樹梢。一年中冬至是樹根開始生長之時,一年中的夏至是樹梢長到最高點,此後便不再長高。所以叫做其實是冬至在本,夏至在末。
夏曆五個月以後,冬至到了,則時有養夜。據此可以判定本篇正文應該是“時有養日”而不是“時有養白”。
【夏小正原文】:乃瓜。
【夏小正傳疏】:乃者,急瓜之辭也。瓜也者,始食瓜也。
【夏小正考證】:首先明確一下,夏方言中“乃”意思是摘瓜和掐瓜的意思,所以“乃瓜”就是摘瓜之意。也就是說,從五月的這個時候開始可以吃瓜了。因為瓜的成熟有一個過程。吃什麼瓜,吃王瓜,或者吃王萯,及早品味叫做嘗新。雖然人人都是吃瓜,國君和諸侯的吃法是講求不同禮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