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考證三二至三四》 良蜩鳴
(2017-07-04 15:53:24)
标签:
夏小正三十四良蜩鳴 |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
【夏小正原文】:良蜩鳴。
【夏小正傳疏】:良蜩也者,五彩具。
【夏小正考證】:《禮記·月令》仲夏“蟬始鳴”。這裡蟬始鳴的周曆的物候和夏曆物候均在五月,兩者並不矛盾。因為夏曆五月跨度換算成周曆為五月二十五到六月三十。也就是說夏曆五月的良蜩鳴,應該在周曆為五月的最後六天(即五月二十五至五月三十)開始鳴叫。注意這幾天時間即是知了出土的日子,也是知了開叫的日子。
《夏小正考證三三》
【夏小正原文】:匽之興。五日翕,望乃伏。
【夏小正傳疏】:其不言生而稱興,何也?不知其生之時,故曰興。以其興也,故言之興。五日翕也。望也者,月之望也。而伏云者,不知其死也,故謂之伏。五日也者(實指是十五日),十五日也。翕也者,合也。伏也者,入而不見也。
【夏小正考證】:匽,通蝘。先秦常用蝘代表蝉類統稱。蝘的出生沒有明確的時間點,所以用興表示,意思是長大。夏方言區“種菜”不說種菜而叫做興菜就是這個道理。蝘的壽命很短,五日翕,翕是交合之意,意為蟬類從土壤中上樹五日便行交合繁殖。望乃伏意為上樹到了望日(即五月十五日五月節)便不見了。其實這些蟬是又躲進樹下的土壤里去了。因為天氣即將轉涼,這些對氣溫極敏感的蟬(蝘)們又要冬眠了。
【夏小正原文】:啓灌藍蓼。
【夏小正傳疏】:啓者,別也,陶而疏之也。灌者,聚生者也。記時也。
【夏小正考證】:啓,同起。同音通假字。挖掘收割之意。夏人對收花生、山芋、土豆都稱作起山芋、起花生云云。灌,同類植物聚集在一起,稱灌。所以叫做聚生者也。本節理解的難點在藍蓼二字。辣蓼兩字可通。皖南農村有叢生的野生植物曰辣蓼子,通體為紫色,葉面為綠色。作用不清,其中有一個作用是用來製作酒曲。但是有些注家註解為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