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小正考證》祈麥實 越有小旱

(2017-05-31 16:04:59)
标签:

夏小正

祈麦实

有小旱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夏小正原文】:祈麥實。

【夏小正傳疏】:“麥實者,五穀之先見者,故急祈而記之也”。

【夏小正考證】:小麥是五穀中第一成熟最先登場的農作物。《夏小正》中的三月和四月有兩點需要仔細區別。一是三月祈麥;四月收麥。例證見于《左傳隱公三年》:“四月,吳帥師取溫之麥”。這裡的三月四月用的都是夏曆。區別之二是三月小旱;四月大旱。農諺“小滿不滿,沒水洗碗”,小滿前水庫池塘無水是三月常見旱情,但是如果這場旱情持續到四月,便是大旱了。祭祀小旱求雨儀式叫做小雩,祭祀大旱的求雨儀式叫做雩。夏曆四月之後的旱祭稱作大雩帝。

      原文祈麥實常被理解為祈麥,其實這裡的實可以理解為動詞,是充實之意。三月祈禱麥粒飽滿,四月才會有實實在在的收成。所以有“麥實者,五穀之先見者”一說。《夏小正》急于記錄下這個物候,同時也祈禱豐收在望的麥子籽粒飽滿。《禮記·月令》說“季春之月,乃為麥祈實”較為準確。

【夏小正原文】:越,有小旱。

【夏小正傳疏】:越,于也。記是時恆有小旱。

【夏小正考證】:《竹書紀年》云:“禹居冀,故少雨。若南方,則春雨連綿,猶苦其多也。”越,通雩。本意是求雨的祭祀,但是這種祭祀是用于三月的小旱,黃河以北三月的小旱是每年的常見現象,故曰是時恆有。因為常見,所以三月的雩祭只是簡單地用包匭菁茅,以酒淋之。這個小儀式有點類似請人喝酒,不過對象確實天上的“帝”和先行一步在天上的祖先們。鬯酒順菁茅流下,被菁茅吸收,好像是被帝和祖先們已經享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