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考證》拂桐芭 鳴鳩
(2017-06-09 05:07:37)
标签:
夏小正25桐芭鳴鳩 |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
【夏小正原文】:拂桐芭
【夏小正傳疏】:拂也者,拂也。桐芭之時也。或曰:言桐芭始生。貌拂拂然也。
【夏小正考證】:前文已經考證,稊是指植物初發的葉芽。這裡又遇見了植物初結的未成熟的果實叫芭。我國農村自古就有一個習慣:棉花結桃前要抹去多餘的葉芽以控制其葉子的瘋長;浙閩一代的楊梅要分期採摘才能保證每一次都完全成熟;桃樹和獼猴桃初結果時要摘掉幼桃較密處、濃陰下的“發育不良”的果實以及僵果,以便果實大小均勻;此處“拂桐芭”則是指的是一種經濟作物油桐樹結的果實,在油桐樹初結果實時,確保油桐樹上結出較大的且出油率較高的果實。油桐樹所結的果實的用途主要是壓榨桐油,而桐油作為日用品的用處則是用于塗抹木器和家具,木船防腐、防水、防漏也是使用桐油來塗抹。“拂桐芭”在各種注本中還有另一重注釋就是油桐樹開花之時,即上文傳疏所說的“貌拂拂然也”。此時開始生長出桐芭。如果桐芭結得過密則需要抹去幾個使之疏密得當。所以很多學者將油桐樹釋為梧桐是完全錯誤的。夏曆三月梧桐并無開花結果的生理現象,而夏曆三月卻正是油桐開始開花的季節。所以將這類的油桐樹附會為梧桐時完全錯誤的。
【夏小正原文】:鳴鳩。
【夏小正傳疏】:言始相命也。先鳴而后鳩何也?鳩者鳴而後知其鳩也。
【夏小正考證】:相命即是相互呼喚之意。鳴鳩的本義是說,每年三月野外的斑鳩開始互相以叫聲呼喚配偶。這裡斑鳩的叫聲,實際上反映了遠古之人觀察自然的方法。飛鳥是很難被直接觀察到的,所以古人就憑藉著鳥的叫聲來區別不同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