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考證》采識 妾子始蠶 執養宮事
(2017-05-27 15:39:54)
标签:
夏小正采識妾子始蠶執養宮事 |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
【夏小正原文】:采識。
【夏小正傳疏】:識,草也。
【夏小正考證】:識字按照形聲造字法應加“艸”字頭。識,《爾雅》認為是植物黃蒢,《顏氏家訓》認為是黃河以北所產的龍葵,《禮記·月令》認為是苦菜,而《康熙字典》引《本草》認為是苦參,一名苦骨菜。上述植物不是同一種植物,所以上述考證可能是江南江北名稱不同,有些也許就是不同的植物。但是這種叫識的野草有些生物學特征是共同的,就是:小有臭氣,凶年民劇其根食之,酸漿、花小而白、中心黃、江東以作菹食(酸菜)。
【夏小正原文】:妾子始蠶。
【夏小正傳疏】:先妾而後子何也?曰:事有漸也,言事自卑者始。
【夏小正考證】:中原的絲綢種植面積曾經相當廣闊,所以南方絲綢經由蘇杭、泉州去往世界各國;北方絲綢經由西安、河西走廊去往歐美。夏人是養蠶的,他們把三月又稱蠶月。《詩經·豳風·七月》載:“蠶月條桑,取彼斧戕。以伐遠揚,依彼女桑”。這其實只是養蠶前的準備工作。養蠶自浴種開始,浴種就是將蠶種浸泡在河水中,仿佛是喚醒一個生命。浴種之後才是養蠶的過程。
【夏小正原文】:執養宮事。
【夏小正傳疏】:執,操也。養,長也。
【夏小正考證】:執養宮事就是養蠶的所有事宜。養宮就是養蠶的蠶室,也叫作蠶宮、旋室,商朝卜辭中稱宣室。原因在養蠶應該避風,所以蠶室是旋轉性的結構,外面的風吹不進去。司馬遷受了宮刑以後在宣室里療養也是這個道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