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小正考證》昆蟲 田螺

(2017-04-27 16:31:32)
标签:

夏小正

昆蟲

田螺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夏小正正文】:昆小蟲抵[從虫從氐](音chí)。

 [夏小正傳疏]:昆者,衆也。田魂螺也者,動也,小蟲動也。其先言動而後言蟲者何也?萬物至是動而後著。括,猶推也。【從虫從豈】,螘卵也,為祭醢也。取之則必推之,推之必不取。取必推而不言取。至字是戴校本所加。

 

[夏小正考證] :其中的“田魂螺也”戴校本認為各校本均訛,應為“由魂魂也者”。我以為從“田魂,螺也”為正解。遠古夏人觀察物候是先看動態變化,繼而捕捉昆蟲的季節的表現。然後是“括猶推也”,括和推的意思都是從該月份大自然的成千上萬的物候中推擇出農書所記載的典型和重要的內容。這樣經過不斷刪選,不断新陳代謝後逐漸固定為夏人的農書系統,這就是《夏小正》。例如用於的螘卵就是從諸多昆蟲中取而推出的一種祭品。夏人的每一種祭品都是奉獻給天上的帝和祖先的,所以一要符合季節,二要符合禮儀。

漢字[從虫從氐]音訓:“《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陳尼切。發音遲。玉篇:蟻卵也。”以上引自《康熙字典》申集中。這一節是《夏小正》中最混亂以致難以考證的。原因是諸多字形上有聯繫或者字形相近的字被混淆在一起,導致了內容上的混亂。這些字源自不同的校本:田、由、魂、螺、蟲。但是《夏小正》和《山海經》這類經口傳之後整理編纂的歷史文獻的考證有一個基本的訓詁原則,早期錯誤多由音訓而起,晚期錯誤多由形訛而生。

      這一節記載的是衆小蟲在驚蟄之後,紛紛開始產卵。文中涉及的[從虫從氐],玉篇所釋的蟻卵。夏代在每年二月製作成蟻(卵)醢用于祭祀。需要解釋的是傳疏中“田魂,螺也者,動也,小蟲動也”。這裡可能正文有脫文。因為不可能在傳疏中無緣無故出現“田魂螺也者”的註腳。但是按照戴校本所增加“魂魂也”三字,似乎與衆小蟲產卵關係更是不大。且二月確實是田螺產卵之時,既然在傳疏中涉及田螺,則正文中有可能脫落,此證。正文的原文如果真有脫落,應為“田魂螺動也。”其後之“小蟲動也”四字當為衍文。

       此一記述應該符合田螺的生物習性。田螺在驚蟄之後開始活躍,繼而產出許多細如米粒的小田螺。此一時期,天氣猶寒,尚未耕作的水田中田螺緩慢移動留下一條長長的軌跡。本節內容通過記載二月昆蟲、蟻卵、田螺等物候,詳細分析了《夏小正》時期的遠古夏人類視覺思維規律。這一規律還將運用在下節內容的考證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