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考證》万舞入学 祭鲔
(2017-04-01 13:35:19)
标签:
夏小正万舞入学祭鲔 |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
【夏小正正文】:丁亥,万用入学。
[夏小正考證]:
丁亥日在周曆中是逢單月的每月24,夏曆在前提是十月曆法時情況要複雜一些。所以丁亥日既是單月的日子,就應該在正月。這句原文“丁亥,萬用入學”可能被後來的學者整理錯了。按照夏曆,每一年中第一個丁亥日是都正月24,夏曆周曆為同一天。我們可以把這個萬用入學看作是正月24的開學儀式。這樣就好理解了。這句正文應表述為“舞干實行入大學”。舞干是舞動干戈之意;實行是指十五歲孩子開始上大學了。
關于舞干的諸多解釋說明學者們並沒有弄明白這兩個字的全部含義。《春秋傳》和《公羊傳》均釋作:“萬者何?干舞也。”其實干舞僅僅是一種表意的解釋,它還應該另有一種音義兼表的解釋,就是其全部的秘密盡在“萬”中,非萬,舞干。舞干的反切正是萬字。所有把萬解釋為干舞的學者們的解釋並沒有錯,但是這樣的解釋正說明它們沒有弄清楚萬字有義訓和音訓兩重意思。即使是為《夏小正》作傳疏的諸多學者也是效法他人解釋為“萬也者,干戚舞也”,而沒有“萬也者,舞干戚也”。一字之差見學者研究功底和水平。
“萬用入學”似應該是“萬用大學”。因為按照《大戴禮記·保傅》載:“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其中束髮一說有十八歲二十歲等幾種說法。這四個字的意思是夏周之時舞干在孩子上大學時才開始學習。
舍采,又稱釋菜,是在萬舞儀式之後,在外舍敬獻蘋蘩等菜以紀念先師。可見我國教育自古講究傳承的。
【夏小正正文】:祭鮪。
[夏小正考證]:祭祀並非《夏小正》要記錄的內容,因為祭祀是國之大事。所謂“國之大事,惟祀與戎”是也。以記錄農事物候為對象的《夏小正》在夏曆二月有“祭鮪”兩字,不是為了記祭祀,而是為了記錄一種美味的鮪魚春天的如期而至,正如現在的長江,每年清明節前鰣魚和刀魚就會迴游產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