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
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261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小正考證》:往耰黍 襌

(2017-03-09 16:09:36)
标签:

夏小正

耰黍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夏小正原文】:二月。往耰黍。襌。

【夏小正傳疏】:襌。單也。

【夏小正考證】:夏曆的正月由于實行太陽曆法的原因走過了36天,所以夏曆的二月是一年中的第37天到72天為止。如果夏曆和今天的農曆開始于正月初一,則二月開始于正月三十六。夏曆一年的起點是哪一天,現在已經很難確定了。 但是遠古的勤勞的中國人二月初就早早開始了農事:耰黍。耰黍就是播種黍。但是夏曆的二月不能稱之仲春之月。因為那是《禮記·月令》十二月曆法的專名。

往耰黍就是下地鬆土以準備播種黍。耰是一種播種用的農具,也叫做耬,有些地方稱為耩子。這裡耰用作動詞。這是《夏小正》的一年中的第一件農事。此前的滌凍塗是修鄉間土路;農汲雪澤是清塘灌溉并肥田;初服于公田是做準備工作;它們都不是具體的農事內容。

往是指農民下地去干農活。耰黍就是給即將播種的的黍地鬆土起墑。襌從衣從單。這是一個右文造字:衣是衣服,單是冬季里狩獵的荒地。《說文》:“襌。衣不重。從衣單聲”。所以襌是我們俗話“脫單”的意思,就是說脫掉冬衣,穿上單衣。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遠古的文獻中將換衣時節記得很清楚,也就是說他們將人本身的很多物候也列入其中。例如:《夏小正》除了本條正月的襌之外,還有二月的“綏多士女”,八月的“丹鳥羞白鳥”,九月的“王始裘”,《詩經》也有“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等等。人自身的季節性物候是《夏小正》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我們今天研究遠古人民生活的重要文獻。

我國的傳統有春捂秋凍的習慣。這裡我們看到其實夏代在二月就開始脫單了。這就是:襌。民間稱之脫衣就功。這裡是告訴大家正月應該穿棉衣禦寒,二月在旱地里干農活的時候就可以脫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