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考證》:初服于公田 采芸
(2017-02-13 15:54:13)
标签:
夏小正初服公田采芸 |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
12【夏小正原文】:初服于公田。
【夏小正傳疏】:古有公田焉者,古言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
【夏小正考證】:
《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可見夏的公田和私田制度就是春秋時期的井田制的前身。但是這種整齊劃一的井田制度只是適合平原地區,在夏的伊洛平原和長安的渭南渭北都是可以實行的,但是在其它地區尤其是在豫南豫西的山區它的局限性也是明顯的。
13【夏小正原文】:采芸。
【夏小正傳疏】:為廟采也。
【夏小正考證】:
一是它是一種具有芳香氣味的野生的蔬菜。《呂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陽華之芸”,“陽華之芸,雲夢之芹。”而且它生熟皆可食。
二是它是廟祭的一種祭品。陰曆十一月發芽。《禮記·月令》:仲冬之月,“芸始生”。
三是來自《說文》:“芸,草也。似目宿”。就是說它的形態看起來像苜蓿。
依據以上三條,我們可以初步考證芸,應該是芫荽民間俗名稱香菜)。芸在夏的方言中和芫同音。今天在安徽環巢湖地區依然有此方言在流行使用。其餘的野菜部分符合條件的還有羅勒、黃花菜、香草、蘆蒿等,但是不及芫荽吻合相關條件。芹菜不是芸菜,因為上述《呂氏春秋》的“陽華之芸,雲夢之芹”並提說明它們是兩種不同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