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小正考證:農汲雪澤》

(2017-02-06 20:19:59)
标签:

農汲雪澤

夏小正

考證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11【夏小正原文】:農及雪澤。

【夏小正傳疏】:言雪澤之無高下也。

【夏小正考證】:   瑞雪兆豐年在農諺中有三重基本含义:大雪覆蓋大地有保墑作用;大雪融化時土壤驟降可以凍死害蟲;大雪融化的天然雪水富含營養物質。這後一點尤其重要,《汜勝之書》就提到“雪,五穀之精。”其實在《夏小正》中我們就看到中國遠古農民至遲在夏代就已經知曉這一點并在農業生產中進行了運用。農汲雪澤和瑞雪兆豐年蘊含的科學道理是基本相通的。

雪澤是經冬積滿雪水的池塘。大禹時代是沒有完整的河流的,只有地球原生態的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原生湖泊。讀者一定注意到在原始八卦中有澤無河就是這個原因。大禹治水就是把天傾西北的高山水經過疏通,送往地不滿東南的渤海和東海。每年耕種田地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犁田并放水浸泡土壤。這一舉措民間謂之清塘。《詩經》中也有很多對雪水雨水浸潤田地的描寫。

《詩經》有云:“雨雪紛紛,益之以霡霂”,“既優既渥,既霑既足”。

“農及雪澤”即“農汲雪澤”,就是農民將雪澤之自然雪水汲出送往田地。這種浸泡猶如給田地施了一次肥。遠古之人雖然沒有搞清楚雪水當肥的道理,但是他們原始的自然觀引導他們按照自然界的規律去種植穀物。

《大戴禮記注釋》中所“言雪澤之無高下”也是一個模糊的解釋,像“滌凍塗”一樣也是一個不科學的解釋。因為不了解中國的農業導致文理不通,遺錯千年。文中多家注釋的釋、澤遠古同音或同義或通用的考證似無依據。但是及確實為汲之本字,有兩個發音:sè(入聲)和jí(陽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