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正考證:時有俊風 寒日滌凍塗
(2017-01-01 15:32:29)
标签:
俊風寒日滌凍塗 |
分类: 远古史·夏小正研究 |
【夏小正原文】:時有俊風。
【夏小正傳疏】:俊者,大也。大風,南風也。何大於南風也?曰:“合冰必于南風,解冰必於南風,生必於南風,收必于南風,故大之也。”
【夏小正考證】:勘誤:本節的南風均應指東南風,考證見後。俊風就是南風,且時有俊風的氣象解釋為時有南風,頗為費解。說它費解主要是其中的氣象學的科學原理沒有搞清楚。春季刮東風,夏季刮南風,秋季刮西風,冬季刮北風,這是我國中原的自然規律。正月裡應該刮北風,即使立春以後也應該刮的東風。但是遠古之人具有非常敏銳的觀察自然的能力。我認為他們觀察的南風乍起與河面結冰封河之間的關係是可信的。《夏小正》中只是說河面的合冰起于南風,河面的解冰也是終于南風的。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的考證已然漸入佳境了。冬季的結冰封河好理解,因為它前面的季節就是颱風季,對于夏代的中原而言,颱風是來自東南方向。但是,說“解冰必于南風”就比較費解了。其實解冰不必南風。但是為什麼《夏小正》和傳疏有都將其歸結于俊風呢?這是文人學者從文字到文字的生吞活剝所致:時有俊風,就是南方不是地有大風降臨。
研究《山海經》一書,我們發現舜和俊用于人名時是同一個人。其實舜和俊兩個字在遠古是同音字。所以舜、巽、俊三個字也是同音字。巽字在夏的內方方言中讀作xùn。由于是舜和巽是同音字,俊風和巽風就被統一理解為南風了。其實準確地說,巽在八卦中的方位是東南向,所以這裡的巽和俊的南風應該準確地定位為東南風,就是颱風襲來的方向。實際上是遠古之人簡單的記憶東西的風季次序的方法:颱風(東南)——結冰(北風)——解冰(北風)——颱風(東南)。俊風應該是東南風的意思,不能做南風解。颱風當然是大風,達到人們抗拒不了的程度。《山海經》中有很多關于季風的記載。
【夏小正原文】:寒日滌凍塗。
【夏小正傳疏】:滌也者,變也,變而煖也。凍塗者,凍下而澤上多也。
【夏小正考證】:這是一個錯誤的考證。不僅今天是錯的,可能清朝以來的諸多考證都是錯誤的。同時在考證中產生了諸多混亂。例如上面原文中的“寒日”,很多專家就解釋為“寒曰”,這是無法解釋的。塗是什麼本義?為什麼要“滌凍塗”?為什麼要選擇在寒日?首先我們必須搞清楚遠古的塗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