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甲骨文497:禽

标签:
甲骨文禽训诂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卜辭:“丁卯卜。逐麇禽”(粹959)從馬如森釋
本義的演化路徑為:甲骨文“禽”的本義是殷商一種捕鳥工具,也是一種捕鳥方法,名詞。該字下從七,上從箕。具體方法是在空地上用棍棒支起一個很大的畚箕或者竹匾,倒扣的竹匾下撒一些糧食,等鳥雀飛進去以後拉動棍棒,上面的竹匾將鳥雀扣在裏面。該字由捕鳥工具、捕鳥方法引申為捕獲。繼而引申為捕獲的鳥類并逐漸擴展到鳥獸類。
《說文》:“禽。走獸總名。從厹。象形。今聲”。
《白虎通》:“禽者何?鳥獸之總名”。
音訓:從七從箕,七箕切。讀若:qi通qin。若箕七切,讀若:ji通jin亦可。
《集韻》《唐韻》中收錄了擒字。該字在原有的禽字上加“扌”成為專門的動詞。這是許慎六書的轉注之法。但是《說文》中並未收錄漢字擒。《唐韻》:“巨今切”。《集韻》:“渠今切”。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禽的本義:捕鳥工具。名詞。引申為捕獲的鳥禽。名詞。引申為:捕獲的鳥獸。名詞。后加“扌”為擒專用作動詞。
前一篇:破譯甲骨文495:擄 薛(掠)
后一篇:破譯甲骨文499:羞 羑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