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甲骨文499:羞 羑同源

标签:
甲骨文羞羑训诂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圖一甲骨文字羅振玉釋為羞,謂持羊進獻之象。所矛盾指出在于漢字羞從羊從丑,甲骨文從羊從又。與這兩個漢字聯繫緊密的還有一個漢字羑。
羑在漢字系統中僅用于周文王被商紂囚居羑里。羑里本義是羑地的居民區,此處有一條河因地得名叫做羑河。
《水經注》:“羑水出蕩陰西北韓大牛泉。《地理志》曰:縣之西山,羑水所出也。羑水又東逕韓附壁北,又東流經羑城北,故羑里也。”今湯陰縣屬安陽轄地,可見羑里與殷商的關係密切。
這樣三個字的音訓皆應該為yǒu,分別是羊丑切,羊久切和羊又切。從造字上看,甲骨文下從又,漢字羞下從丑,兩字義近。丑的本義是用手扭轉的意思。漢字羑下從久《爾雅》不載,《廣韻》“與九切”。
《說文》:“羞。進獻也。從羊丑。羊。所進也。丑亦聲。”音韻史上xiu在先chou在後。
《說文》:“羑。進善也,從羊久聲。文王拘羑里。在蕩陰。”
比較許慎的兩個定義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羑其實就是羞。只是聯繫了商紂囚居文王的說教將其本義上升到道德水平而已。似乎漢字羑只是為周文王而造。而漢字羞也沒有從丑的必要,如果需要表明“羞。進獻也”這一本義,從羊從又就足够了。更何況甲骨文中該字就是從羊從又的。這三個字其實是同一個字,讀若:you。卜辭中殷商四周有所謂的“四封方”是殷商的四個封國:虘又方、羌方、羞方和轡方。
卜辭:“…遣告侯:田冊虘又方、羌方、羞方和轡方…四丰方”《甲骨文合集》
如果上述三個字實屬同一個字的話,這裡的羞方可能就是指位居殷墟以南的羑地——紂王囚禁周文王的地方。羑里之“里”是西周金文造字,“里”在此前的甲骨文寫作“呂”,本義是兩邑,音訓為兩邑合音。
最後讓我以《說文》羞字的段注結束本文:
《說文》羞段注曰:“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獻之。犬羊一也。故從羊。引申之凡進者皆曰羞。”可見羞字之下從又,從丑,從久是一樣的造字功能,作為反切下字。其中圖一甲骨文和漢字羞都是會意造字,漢字羑是形聲造字,所以在漢字史上三字的排列次序依次是:圖一甲骨文,羞,羑。三個字的古音均為you。
三字的本字當設計為從羊從又。其今譯本著約定俗成的原則當為:羞。因為羞是漢字饈的初文,也是羑的同音字。羑字在漢字系統中使用極為罕見可以任其式微,唯一一見的“羑里”可用“羞里”替代,意義更加鮮明。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羞的本義:進獻祭祀用的犧牲。動詞。音訓:羊丑切,古音讀若:you。会意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