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甲骨文478:夢 寐

标签:
甲骨文梦寐训诂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夢是做夢,寐是睡覺,這本是人的兩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要用幾個意符將這兩種生理現象形聲兼備地表現出來遠非易事。更何況是在沒有文字只有口語的殷商時代。我們來看一看在殷商甲骨文產生了約1500年左右的東漢《說文》是怎樣定義這兩個小篆漢字的:
《說文》:“夢。寐而有覺也。從宀從广。夢聲。《周禮》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
《說文》:“寐。臥也。從夢省。未聲。”
就是說許慎時期人們認為夢的定義是睡著了以後的人依然發生著知覺。就是俗話說的做夢。而寐的定義就是人處于睡著的狀態,至于睡著了沒有卻很難說。這兩個定義在1500年中間幾乎沒有變化。但是殷商時代貞人們依據當時口語的原創造字(見上圖)真的令我們傾心折服。
圖一是甲骨文夢字。一個人正睡在一張床上,兩字中睡者的手都在動,例二的眉毛也在動。(注意牀的意符和金文不一樣,甲骨文只用了金文的一半,而金文是左右對稱的合體。所以甲骨文的牀字可以視為牀的側面象形。金文則是牀的俯視造字,由于金文的牀可以同時看見它的四條腿,也可以視為散點造字,金文牀還可以有第三種理解,就是左右兩爿只是兩遍牀框上的木格省略的象形。)
甲骨文夢的音訓是從目從人,目人切。讀作:mèn,通mèng。遠古沒有喉音。據此發音可以反證圖一為甲骨文夢字。
卜辭:“庚辰卜。貞:多鬼。夢。不至禍”(後下3·18)
卜辭:“貞:亞多鬼。夢。亡疒。四月”(前4·18·3)“亞多鬼”是明堂里鬧鬼的意思。
圖二是甲骨文寐字。其訓詁為一座房子里有一位老人,一方火塘上懸著“一木”。其本義解釋為火塘中火已經熄滅,老人正在睡眠。大家可以看一看圖三的甲骨文字,其本義是火塘中的火正在燃燒。這個字學者們訓為竂,但是它未必是一種祭祀。房間里冬季用火塘燒火取暖是夏商的生活習慣。造字中的木不是添加在火堆上的柴伙,而是一根用來在火堆上燒水的木製吊鉤。
甲骨文寐的音訓是從木從卩,木卩切。讀作:miē,古音通mèi。
卜辭:“…來征我,于此寐”(佚148)
卜辭:“雀于寐”(乙1046)1046
《詩經》中寐字凡十七見。常將寤寐兩字連用。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夢的本義:人的生理現象——做夢。名詞。
寐的本義:人呈睡姿。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