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甲骨文443:休

标签:
甲骨文休本义音训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甲骨文休從人從木。按照《說文》的定義:“休。息止也。從人依木。庥或從广。”這個字的音訓很奇怪,既不讀人,也不讀木更不讀廣。讀作:xiū。這個字在《說文》中歸入的部首很奇怪,“息止也”的行為的主體是人,但是許慎將其歸入了木部。徐中舒沿襲許慎也將其列入在木部,同時例舉了兩條卜辭:
卜辭:“壬寅卜。古。貞:王休”(合8162)應該是息止、休養之意。
卜辭:“庚子卜。賓。貞:王往休”(合8155)
卜辭:“貞:女往。在正月。在垖(去土旁)休”(文735)
關于這個甲骨文字休,趙誠說:“爲什麽只能寫成從人依木呢?表示休這種意義的寫法絕不會只有這一種,可見這裡面存在這一種可選擇性。作為可選擇性就意味著既有任意性(任意選一),又有可論證性(選擇是在一定範圍之內進行的,就不可能是一般意義上的任意的,而必然有著某種理由)”《甲骨文字符號的體系性》
那麼,這個“某種理由”是什麽呢?我說正是音訓所致。許慎之所以將其列入木部首也是因為未見到甲骨文,不明甲骨文音訓所致。这个字应该是标准的人部首字。
上圖的甲骨文休字,從側立人從木。其會意是一個人正倚在樹身休息。不了解甲骨文的人要破譯本字的音訓真的很困難。
側立人在甲骨文中訓為尸,甲骨文休字音訓為尸木切,si(今shi)mu切,即我們今天的發音為xīu。兩者均為齒音相通。這就是趙誠所說的“某種理由”。
原則上,每一個殷商甲骨文字在造字中都同時設計了本字的字形和發音。其中的發音還必須符合流傳使用已經很久的殷商口語。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休的本義:短時間的休息。故曰“息止也”。音訓讀若:xīu。
(本为第二行“广”为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