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444:見 瞻

(2012-11-27 17:25:40)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音训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譯甲骨文444:見 <wbr>瞻圖一  見 瞻 按照甲骨文造字“一字一形一義”的觀點,圖一中所示的是兩個不同的甲骨文本字。依照我對甲骨文注音的理解,這兩個字應該是“見”和“瞻”。兩字的音訓分別是:

見。從卩從眼(甲骨文目音訓讀若眼),卩眼切,讀若jiàn

瞻。從尸從眼(甲骨文目音訓讀若眼),尸眼切,讀若shān,審母轉照母,讀若zhān。兩字遠古發音同為舌面音。

《說文》:“見。視也。從目儿。”

《說文》:“瞻。臨視也。”段注:“《釋詁》《毛傳》皆曰:‘瞻。視也。’許別之云臨視。今人謂仰視曰瞻。此古今義不同也。”許慎的這兩個定義使得“見”“瞻”二字失去了音訓。但是在甲骨文中它們的音訓是很清楚的。

從甲骨文見字可知見是一個跪坐的長者等待著見別人,能夠跪坐著見別人的人本身應該是尊者。所以在卜辭中這一點表現的很明顯:

卜辭:“乙酉卜。王貞:垖不余其見二月”(後上31·3

卜辭:“戊子……王見不允禍”(卜202

卜辭:“庚申卜:見豬”(乙8817

卜辭:“允亡。不見(土)方”(乙441

可見,王或者長者見其他人採用這個見字,故其有居高臨下之意。

甲骨文瞻從側立的人(即尸),造字中取的是站立的姿勢,所以是一個人站著見某人,或者看視其對象。陳邦懷考證此字可以讀如展。其出處是《周禮·地官·充人》的“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于牢。芻之三月……展牲則告牷。”

古漢語中“展”有“省視”之意。如《國語·周書》“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肅純恪也。”《禮記·檀弓下》:“去國則哭于墓而後行。反其國不哭。展墓而入。”這裡的“展牷”即為商王省視祭祀用牲畜。所謂“告牷”應該作兩解:其一為商王將欲告天之事告訴祭牲;其二為祭牲將商王欲訴于天之事帶上天去轉告。這是遠古祭祀一定在祭祀現場殺死祭牲的心理。

這裡的展即為甲骨文瞻的假借義。而卜辭中凡用此瞻字的辭條均有居高臨下的“審視,察看,監視”之本義:

卜辭:“丁未卜。貞:令立瞻方。一月”(粹1292

卜辭:“貞:登人五千。乎瞻共方”(續1·13·5

卜辭:“瞻工于洛”(川大H11·102

今天瞻字在現代漢語中演變成“向上看”或“向前看”,正是段玉裁所發現的“此古今義不同也。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見的本義:召見,接見。動詞。

瞻的本義:審視,察看,監視。動詞。音訓:本音為尸眼切。轉音讀若:zhā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