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二十四:句(溝之初文)

(2012-05-16 18:06:41)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读音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二十四:句(溝之初文) 
甲骨文 句(溝) 這個字學者們破譯為句,我贊成。

《說文》:“句。曲也。從口丩聲”。段注:“凡曲折之物侈為倨。斂為句。《考工記》多言倨句。《樂記》言‘倨中矩。句中鉤’。《淮南子》說獸言‘句爪倨牙’。凡地名有‘句’字者皆為山川紆曲。如句容句章句餘高句麗皆是也。凡章句之句,亦取稽留可鉤乙之意。後人句曲音鉤。章句音屨。又改句曲字為勾。”段氏之考證非常詳盡。

這個字的本義文獻見有:

馬如森《殷墟甲骨學》:“句。從口從丩,字象口在丩中,以示言語曲折之意。”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句。與金文句形近。疑可釋……義不明。”

該字中間從口,本義應為邑,外部是一個全包圍結構,正是我們在《破譯413》中考證的丩字。所以它的讀音是口丩切,讀若溝。可見讀若屨應該是後起義。那麼外部的丩和內部的邑應該怎樣會意才是甲骨文“句”的本義呢?這個字的本義正是城邑和環繞城邑的護城壕沟的會意。我的這個破譯並非異想天開:

新石器時代有半坡遺址為證:半坡遺址大致形狀爲南北稍長、東西略短的不規則橢圓形,分爲大圍溝圍繞的居住區、圍溝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東的制陶區三部分。

殷商時代有殷墟劉家莊北地為證:2008年對殷墟的考古發掘發現27條灰溝。這些灰溝位于道路兩側,溝底部有長期沖刷和沉澱形成的陶片和石子層。推測可能為道路的配套排水設施。有的溝口較寬,斷面呈倒梯形,底部平整有淤土。這類灰溝多呈西北-東南走向,水也是自西北流向東南,綿延數百米甚至更遠。這類灰溝可能是商代的人工渠,也不排除是族邑間的區域界限,并具有一定的防禦功能。《中國考古網》特別提示:殷商的都城大邑商是沒有城牆的。

春秋時期有江蘇武進的奄城為證:奄城外有護城之水三環其城邑,中間有一條路通向外部。

所以甲骨文“句”的本義就是護城灰溝。其主要功能是引水和防禦。該字中兩條灰溝之間有兩個缺口是城邑通向外部的通道。通道口一般有老人或者刑餘之人看守。

這個甲骨文“句”正是後來水溝的“溝”字的初文。按段玉裁的考證,它曾經分化為“句”和“勾”兩個字。其漢字簡化字應該從氵從句,但是我們卻創造了一個兩不像的簡化字——沟。

句的甲骨文僅一見共兩字:(前8·4·8)從略。

【甲骨文字本义小结】

句的本義:灰溝,即先秦的城邑環城壕溝,兼有行政區劃、給排水和防禦功能。溝中可以有水,也可以沒有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