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至四百二十一:土(社)

(2012-05-12 18:06:14)
标签:

甲骨文

(社)本义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譯甲骨文字至四百二十一:土(社) 圖一 甲骨文    一期卜辭中該字有散點意符;二至四期無散點意符,這些散點意符代表建社稷壇的土壤;五期開始出現“丄”的寫法。西周金文均從丄,春秋始出現“土”的寫法。古音應為豎地反切,讀若今“社”字,為shèi。這個發音至今還保存在一些方言中。按照這個發音,土在殷商時的本義應該是指“社”。其造字象形也是社稷壇的造型。故可知“土”表示土壤、田地是後起的引申義。

社首先代表的是土地神。《說文》:“社。地主也。從示土。春秋傳曰:‘共工之子句龍為社神’。段玉裁注:“社者土地之生。土地廣博不可偏敬。封五土以為社。……社者神地之道。為社神。”五土就是五色土,代表普天之下的土壤以示不偏不倚(參見下文《初學記》)。

社還是統治者和民衆祭祀土地的地方:社稷壇。《禮記》:“天子建國,左廟右社”。其中廟的作用是祭祀天神,社的作用是祭祀地神。因為遠古人類相信死去的祖先的靈魂都在天上,所以祭祀祖先也是在廟裡進行的。其實社不僅僅是天子才建,普通百姓都要建社。和家廟不一樣的是家廟是以宗族為單位一家一廟,而社卻不是一家一社。《周禮》:‘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木’。”據段玉裁考證,西周二十五家為里社;二千五百家為州社。天子為大社。見于文獻有:

《初學記》引《漢舊事》曰:“天子大社,以五色土爲壇,封諸侯者取以方面土,以白茅授之,各以其施,以立社于其國,故謂之授茅土。”

《史記•三王世家》載《春秋大傳》曰:“天子之國有大社,將封者,各以物色,裹以白茅,封以爲舍。”

《禮記·祭法》:“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注:“大夫以下謂下至庶人也。大夫不得特立社。”

可見社有壇,所謂社稷壇是也。社稷壇以土為之,上面栽有樹木。樹種是各國因地制宜。所以許慎說“各樹其土所宜木”。

甲骨文土下一橫為地。土上之小丘是社。殷商時土、社為同一個字。今天從示從土的漢字社最早出現于戰國《中山王鼎》銘文中。社,從示從土,發音為示二切,有兒化尾綴。這個新字的發音北方方言的痕跡很重。到了春秋時期“社”字出現了古文字體,對我們理解社的含義非常有啓發,如圖二:破譯甲骨文字至四百二十一:土(社)  古文“社”中包含有四個意符分別是:天(一也);水(川也);植物(木也);土地(土也)。可見社祭的目的是祈求土地神,希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甲骨文“土”代表土壤的意思是從本義土地神引申出的一個意義。“土”字今天發音為tǔ,聲音來源尚待考證。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土的本義:遠古人重神。后土,即土地神。引申為祭祀土地神的社稷壇。引申為一般的土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