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十五:甲骨文造字的視角

(2012-04-27 15:56:33)
标签:

甲骨文

造字

视点

视角

造字方法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易經·系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灋於地。觀鳥獸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是遠古中華造字的基本法。所有的漢字追溯到其源頭,每一個漢字都有其客觀的依據,就近取象于人身、獸身和所有的生物活體的自身象形,遠的取自自然界各種客觀對象的表像及其本質的特徵。

就甲骨文的造字而言,每一個甲骨文字的造字雖然有特定的對象作為客觀依據,但是其觀察對象的視角卻是多變的。這是因為很多事物就人的觀察視角常常不能正確地認識,必須多視角地去觀察客觀事物才能夠把握住事物的本質特點,才能夠使所造的甲骨文字最準確最科學最本質地反映出事物的特點。

現代標準件的設計最常見的視圖有三種: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就每一種視圖而言都僅僅反映出設計對象某一個面的形象和特點。然而它們都有各自觀察角度的局限性。例如甲骨文“龜”有兩種造字,側視和俯視,如圖一: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十五:甲骨文造字的視角  例一的俯視圖中我們看到龜是有四條腿的,但是在后三例側視造字中,龜只有兩條腿。但是龜甲的弧形和厚度只有用側視圖才能夠表現出來,在例一中我們只能看到一隻平面的烏龜。又如一隻水缸或者一隻青銅的鼎側面看是絕不能看出它的口沿的形狀的,只有俯視才能看見是圓形還是方形或長方形。所以殷商人在造“方”“圓”二字時採用了正視和側視兩種視圖結合的形式,見圖二: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十五:甲骨文造字的視角 圖二中每個字的主體是鼎,鼎上的義符表示鼎口的形狀。它們在一個甲骨文字的造字上同時採用了兩個視角。所以上一和上三兩字是甲骨文“圓”,其餘的是甲骨文“方”,這個方字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不是方向、方位的“方”。因為甲骨文是一字一形一義的。

研究甲骨文系統我們會發現,甲骨文系統的造字採用了多種的視圖角度:

,正視角度造字:例如日、月、暈、旦、昔和龍等字,遠古人類只有一個角度去仰視它。又如叀、甫、木、未、示、若、余、啟、登、牛、羊、羌、王等字都是這樣,它們只能從正面表現最為本質,所以正面是最佳表現的角度。木和未即使從側面觀察得到的也是正面觀察的效果。而它們的俯視圖只能看到一片綠色的雪花。同樣所有的植物一般都用正視角度造字。

二,側視角度造字:大多數獸類象形字都是用側視角度去觀察造字的,例如虎、虤、鹿、犬、豬、狼、兕、象、為、龜、魚等,只有從側面才能夠把握住它的本質特徵。象狼和狗的本質區別是狼的尾巴長而下垂,狗的尾巴短而上翹。這就只能側視可得。

三,俯視角度造字:周(略)除了上面提到的龜字和方圓二字運用了俯視造字手段外,凡涉及一個區域的甲骨文本義均採用俯視造字,原因是只有俯視才能看出區域的大小和形狀來。這類字例如丹、青、牢、泉、淵、洹、區、興、囧、受、其、單、乍、井、行等等。昆蟲類也常用俯視角度造字,例如蛇、萬、黽、蠶、蟲等等,這些字只有在俯視情況下才能夠看見整體形狀。河流名稱一般採用俯視角度造字。

四,散點視角造字:說到散點透視,我們習慣上就聯想到中國山水畫的構圖視角。其實早在甲骨文造字中,古人就已經熟練地運用這種手法了。他們將站在不同觀察點看見的東西歸納在一個甲骨文字中,以同時表現出某個被觀察物的方方面面,以求得到一個對某物體的比較全面的認識。例如甲骨文鼎字可以同時看見四隻腳,而且是四隻向外傾斜的腳。這類造字有苴、蒿、艿、春、暮、殷(蓐)等字。由三個以上的義符會意的甲骨文敘事造字一般都是散點造字。例如我們在《破譯400》中列舉的。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十五:甲骨文造字的視角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十五:甲骨文造字的視角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十五:甲骨文造字的視角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十五:甲骨文造字的視角

图三。散點透視的造字方法適用于複雜本義和複雜場景的造字,有些散點造字的甲骨文本字不是用單獨一個漢字就能破譯的。它們在一個本字中包含了一個複雜的敘事。

甲骨文造字的角度無非上述四種。可謂“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最佳視點,多變角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