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八:月亮的方向性

(2012-04-06 18:10:42)
标签:

甲骨文

方向性

造字

规则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在《破譯373》中,我陳述了爲什麽我很久不敢破譯甲骨文月部首字的原因:一是月亮是每天變化的,沒有一個標誌性的意符;二是月亮每天升起和降落的時間依次推遲48分鐘,這就產生了形狀和時間兩個變量;三是用甲骨文的象形和會意方法怎樣才能表示出一個農曆月中月亮的朔望圓缺的變化和變化的起降時間。

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八:月亮的方向性 殷商甲骨文記載白天時間的甲骨文字是很豐富的,也是自成系統的,因為雖然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但是太陽每天都是一樣的。我在已經出版的《甲骨文比較研究》一書中破譯了殷商白天的時間系統。

作為對天象極其敏感的遠古人不會不注意到每天月亮在時間和形狀上的變化,殷商人更是如此。但是在創造甲骨文月部首字的過程中,殷商人表現出了極大的科學智慧。

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八:月亮的方向性 甲骨文 選擇這個月牙形作為月亮的標誌性意符藉以和太陽相區別,這確是商前人類(不一定是殷商人)的偉大創造。農曆一個月中,月亮只有兩天是圓的,其餘時間大多數是缺的。這個月牙有兩個方向,這是研究月部首字的關鍵:每月初二到十四月亮朝左邊缺(暫名:左口月);十七以後到廿八右邊缺(暫名:右口月)。廿九到初一看不見月亮本體。一個月中有六分之五的時間月亮是缺的,所以選擇月牙表示非常科學準確,這就抓住了月亮的本質特徵。一看就知道缺口向左的是上半個月,缺口向右的是下半個月。這一本質特徵就成為甲骨文月部首字的造字的基本原則。

例如,甲骨文中有一個學界爭議頗多的字: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八:月亮的方向性 873 從革從月。我們首先看它是一個向左開口的“月”字,于是可以初步斷定它是和新月有關的一個甲骨文字。于是我們聯繫到歷史上的一場有關“生霸”“死霸”的學術爭議,我們可以初步斷定“霸”是每月月亮出現時的新月,所以它是從左口月。“死霸”是月亮已經死了,于是我們知道了生霸是每月的初二初三,死霸是每月的陰曆廿九日(存疑待考)。

例如,甲骨文中還有一個至今未識的字: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八:月亮的方向性 從彔從月。這個“月”是一個從右口月的字,所以這個甲骨文字可能與殘月有關,殘月一般在早晨升起,于是我們可以初步判定這是涉及到早晨懸掛在天空的一爿殘月。這樣就大大地啓發了我們破譯甲骨文字的思路。

那麼是不是卜辭里所有的“月”字都必須分清左口月還是右口月呢?當然不是。作為每個月的名稱一月到十三月都可以同時用這兩種“月”字表示,因為它不需要分清左右,卜辭里也確實是這樣使用的。但是在有些卜辭里情況就不一樣了,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八:月亮的方向性8884 這一片卜辭中“二月四日”意指二月初四,正是新月初生的日子,所以卜辭里的“月”用的是左口月,本義不言自明是將時間限定在了上半月內。又: 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八:月亮的方向性 這是卜辭合116()的上半部份,一共六條卜辭。其占卜的內容是:

1.         貞:今五月娩。小告。(右上,左口月)

2.         貞:今五月娩。(右中,右口月)

3.         貞:今五月娩。(右下,左口月)

4.         辛丑卜。貞:其于六月娩。(左上,左口月)

5.         貞:其六月娩。(左中,左口月)

6.         貞:其于六月娩。(左下,左口月)

這片甲骨實際上是占卜某婦是何時分娩。13兩條是問是否是五月上半月分娩;2是問是否是五月下半月分娩;左側456三條試問是否六月上半月分娩。下部還有兩條無關內容被刪除。就是說上述六條卜辭構成一個完整的占卜,因為下部有空白刻上了其它的內容。也就是說這位某婦分娩預產期是在五月到六月上半月之間的時間跨度內。這裡沒有關于六月下半月的占卜,也就意味著某婦的正常的預產期是五月下半月。同樣見于卜辭的有兩條關于月食的記載:

卜辭:“之夕月有食”     (丙56 右口月)

卜辭:“…月有食囗…八月”(甲1289 前一月字為左口月)

這一定是記錄的是兩次不同的月食現象,前一次發生在下半月,第二次發生在上半月。

就這樣,利用左口月和右口月的造字規則,我已經破譯了涉及月部首的全部的甲骨文字,它們全部都是關于月亮在農曆一個月中的變化情況。據此我們可以知道夏商都是太陽歷記時,但是在甲骨文系統中我們發現,殷商時代已經完成了對月亮在一個圓缺週期里的觀察并造出了一個系列的甲骨文字以記錄月亮的變化。這在甲骨文字研究史上應該是一個有學術意義的突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