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甲骨文字之四百五:叉

标签:
甲骨文叉本字本义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在徐中舒主編的《甲骨文字典》中,叉字的甲骨文收錄了三個:
左例從手。三指之間有兩個點,這兩個點是指事符號。意思是手指和手指之間的空檔處叫做叉;
中例從匕從兩點,其兩點應該也是指事。意符“匕”在甲骨文中代表女性生殖器;
右例從手從散點意符。如果我們將這些散點的意符視為水的話,這個字可以破譯為標準的漢字簡化字“汉”。但是這個“汉”既不是指漢民族,也不是指漢水。它就是人手上滲出的體液——今天我們稱之為“汗”。這兩個簡化字是等值的:“汉”是人手上滲出的體液,所以從手從散點;“汗”是人身上滲出的體液。《說文》:“身液也。從水干聲。”前者是一個會意字,後者是一個形聲字。形聲字產生于西周以後。所以簡化字的“汉”其實比“汗”的資格要老很多,比繁體形聲字的“漢”(從水從難省)的資格也要老很多。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
來看兩個卜辭“叉”例子:
卜辭:“庚辰王卜。在囗貞:今日步于叉。無災”(綴218)
卜辭:“…王卜。在叉貞:…于囗無災。在二月”(前2·19·3)地名
叉用如地名,顯然不是它的本義。《說文》:“叉。手足甲也。”許慎將該字中的散點意符理解為剪下的指甲,這是一個誤解。我們來看一看金文的“叉”的造字:
有位大學者將這個甲骨文“叉”破譯為“丸”,說這個字從反仄。他之所以把這個字破譯為“丸”依據的可能是叉鼎的金文,因為那個圓點太大確實像一個丸子。以手玩珠,似有此意。其實我們只要看一看它的甲骨文就可以明白將此字破譯為“丸”是不妥的。因為在該字的甲骨文中三指之間有兩個小點。點太小以致不足以構成“丸”的象形。它意在告訴我們凡手指之間都叫做:叉。本義是分叉的意思。許慎的定義和這個“分叉”毫無關聯。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叉的本義:手指的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