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九十六:豚

(2012-03-22 16:39:48)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肉猪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九十六:豚 甲骨文 豚

這個甲骨文字學界將它破譯為漢字豚。這個幾近一致的觀點說明大家都接受了這樣的造字:它的主體是象形字豕,中間那個斜A符號代表肉,也就是月。

本字為豚,破譯為漢字豚。它的本義是什麽?徐中舒解字:“從豕從肉,與《說文》豚字篆文同。《說文》:‘豚。小豕也。從彖省。象形。從又持肉,以給祠祀’。”這個字的甲骨文和篆文從肉從豕,金文和古文多了一個意符手,所以許慎說“從又持肉”。但是從上圖可以看出,甲骨文中并無意符“手”。而是在主體的象形字“豕”的腹部位置加了一個斜A,這個符號我們在《破譯395:祭》中已經證明了它爲什麽是“肉”的意思。我不僅考證了這個斜A符號是甲骨文“肉”字的一半,而且進一步說明它就是商周時期祭祀用的裂肉或者叫做胙肉。因為這個緣故,豚字的甲骨文本義就應該是豕和胙肉的會意。也就是專門為提供祭祀用的胙肉而飼養的豬。從圖中甲骨文斜A的位置推測:這種胙肉有可能是採用豬的中段的肋條肉。

《說文》說它是“小豚”,但是甲骨文造字說明不僅是小豕(例三),也可以是大豕。

《說文》說它是“以手持肉。以給祠祀”,甲骨文明確了豚是提供祭祀用的胙肉的豬。說明許慎的定義是不錯的,同時也說明“以手持肉”的意符“手”是贅筆。

卜辭:“己丑卜。河尞。夕叀豚”(后上24·8)這裡的“夕”疑為月亮某時的一種狀態。

卜辭:“尞叀百豚”(后上25·2)本句的句型和上句相同,缺少時間狀語。疑後置缺。

卜辭:“叀犬又豚用”(粹592

卜辭:“皆用豚眾羊”(甲5675

卜辭:“丁酉卜。王其[上冊下曰]囗尞叀犬十眾豚十。又大雨”(粹27

從上述五條卜辭內容分析,豚和豕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豚多以較大的數量祭祀。在卜辭(前3·23·6)中還有“十五豚”之說。而豕的祭祀作用比豚要大。因為豕是太牢和少牢的祭牲之一。豚用于尞祭的次序是在犬之後,羊之前。從唐詩“豐年留客足雞豚”等雞豚並提看,後世也是將豚用于稱呼肉豬。這種豬一般在豬崽時就被閹割,肉質嫩而無臊味,是專門供給肉食的肉豬。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豚的本義:為祭祀提供胙肉的肉豬。引申義:肉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