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甲骨文字之三百五十八:甲骨文嗇、色同音

标签:
甲骨文啬色同音假借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在《破譯81》中我對甲骨文“嗇”有如下考證:
當我們用“嗇”的本義是收獲糧食來解釋卜辭相關詞條時,遇到一點不圓滿:
“貞:乎逐在嗇,鹿獲”(乙3431)
“貞:翊庚申,王令獲鹿于嗇”(乙6235)
“庚戌蔔,王乎嗇射虎……獲”(鐵242•2)
似乎“嗇”用來解釋打穀場或獵場更合理一些。糧食豐收了,招來一些野獸的觊觎是正常的現象,但是老虎是食肉動物,爲什麽也逡巡在“嗇”附近?我希望在卜辭中找到更多的證據以證明嗇的本義是收獲,同時證明它的讀音是sě。
現在我終於找到了另一條卜辭例證:
內容是:“己亥卜。永。貞:翌庚子酒(或飲)。王占曰:茲隹庚雨。卜之:雨。庚子,酒。三色云。囗,其既[礻丮]。啓”。
大意是:己亥日貞人永就次日(庚子)日行酒祭之事龜卜時,商王占卜的結果是次日庚子日有雨。
驗辭為:庚子日行酒祭時,天空出現了三色云(三嗇云)。當祭祀剛剛結束時,天放晴了。
這條卜辭里的“三色云”是用“三嗇云”表示的。顯然,“嗇”在這裡是一種同音假借用法。同時也證明了甲骨文“嗇”的發音與“色”相同,發音為:s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