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骨文书法的通病

(2011-10-13 16:37:52)
标签:

甲骨文

书法

三个

通病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甲骨文书法的通病 左圖兩個字拍自某書法展覽的一幅楹聯。這兩個字我不認識,也許認識的人不太多。由此我想到甲金籀文书法書法作品的一個通病。就是喜歡用冷僻字,越冷越好,最好是看的人都不懂。但是這樣是不是就顯示作者甲骨文水平很高,書法造詣也很深呢?我看未必,也许正适得其反。

首先你寫的是一幅楹聯,楹聯是有具體內容的。而漢字書法的最大特點就形式與內容的相得益彰。你寫的字大家都不認識,于是就只剩下了形式。書法審美就轉變為對一幅抽象畫審美,同時也就失去了你作為書法家的作用。即使你的書法功底再深厚,我們也只好說你畫了一幅很悅目的畫而已。而在抽象畫的領域你並非大家。于是就失去了你這幅作品參展的意義。你自己也因為一幅無“書”而有“法”的作品為人詬病。

你的甲骨文書法作品沒有起到一幅書法的作用而只是一幅抽象畫而已。

甲骨文书法的通病 還有一等甲骨文書法家喜歡自己造字。這個造字也是被逼無奈之舉。因為有很多漢字在甲骨文時期還沒有出生,例如上圖的疑似甲骨文字“蓮”便是一例。要用甲骨文書寫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繞不開這個“蓮”字,但是也許是蓮不常見于北方的緣故,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這個字。于是只好自己按照漢字“蓮”的結構造一個甲骨文字。但是殷商人絕不會用甲骨文“車”來這樣會意蓮葉的,所以這個生造的甲骨文字使人看了像一個變形金剛。順便說一下,據我考證甲骨文時期還沒有使用形聲造字法來造字,所以這個“蓮”字的造字是不符合殷商甲骨文造字規律的。

事實上,已經出土的甲骨文中其本義至今能夠為大家達成共識的也就一千多字。就是這一千多字中也還有爭議。要想造一個為大家能夠接受的甲骨文字何其難也。現代漢語的常用字大約2500字以上。所以目前破譯出的甲骨文字肯定是不夠今天的書法家們使用的。于是今天的甲骨文書法就表現出三個通病:一是使用大家並未達成共識的甲骨文字;二是使用已經基本達成共識的甲骨文字的異體。其目的也許是爲了避免單調,也許是這個異體字的結構最適合在書法作品的那個位置的美感,也許是爲了炫耀自己的學識素養。這一點尤其有害書法作品的內容表達。三就是杜撰新的甲骨文字以彌補“天窗”。

首先,本義沒有達成共識的甲骨文字是一定不能用的。專家學者之所以不能形成共識,正是因為這個字的本字和本義上大家分歧明顯。也就是說這個字是什麽本字和還沒有確定下來。書法家寫進你的書法作品相當于作文中出現了一個錯別字。從審美意境看,觀眾審美中也正是象在閱讀一篇很好的文章時看見了一個錯別字一樣。這就降低了書法作品和書法家的品位。

第二,甲骨文是一字一形一義的,所以甲骨文很少有異體字。少數甲骨文字也有與時俱進的變化,例如“庚”一期甲骨文是單尾,五期就是重尾。“秦”早期下部是意符連枷,後來變化為農具杵。這種變化在甲骨文中並不多見。現在的工具書中之所以有很多字有異體現象,我認為那是因為專家學者們的意見並沒有統一所致。這些字存在異體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同一個甲骨文字。還需要進一步甄別本字。所以甲骨文書法寧可用最簡單,最常見的本字也不要用複雜的、冷僻的異體。因為那個異體可能是另一個甲骨文本字。只不過學界尚未考證出它的本義而已。

也許有的書法者認為“在我的這幅書法作品中,這個異體字用在這裡對于上下流暢,間架結構,黑白佈局都恰到好處”,所以他(她)寧願犧牲文字的內容的意義以達到形式上的美感,這樣的書法作品我們寧可視其為一幅畫作。

第三,在甲骨文書法中必須杜絕新造字。因為你不了解殷商甲骨文的造字原則。嚴格地說殷商甲骨文是只有象形和會意兩種造字方法的。有些字看起來很像是形聲字,但是這些“形聲字”其中的聲符都同時身兼二任——意符和聲符。而據我所見的甲骨文書法中的新造字絕大部份是形聲造字。原因恰恰在于所有的形聲字都是在甲骨文以後被創造出來的,所以在寫入甲骨文書法作品時必須重新造字。而恰恰在這一點上顯露出這個字是你自己的“傑作”而不是甲骨文。于是露出了馬腳。猶如畫蛇畫出了四隻蛇腳一樣。

依我看,今天的艺术圈里甲骨文字的最大优势不在书法而在篆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