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七十:丘 厂 內

(2011-06-13 18:32:31)
标签:

甲骨文

本义

字形

逻辑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七十:丘 <wbr>厂 <wbr>內 圖一 甲骨文 下面的一橫代表大地。兩座山峰之間有一片空地。注意關於“丘”字。許慎的定義存在著歷史的局限性。《說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為也。從北從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從北。”中邦之居在昆侖東南。一曰中央高四方下為丘。首先這是許慎針對小篆“丘”下的一個定義。小篆的丘字上從北下從一。其次,許慎所為的“一曰中央高四方下為丘”和這個字甲骨文表達的本義正好相反。原因出在小篆的“墟”字上,小篆“墟”下從丘。這裡先按下不表,它涉及遠古昆侖究竟是崑崙山還是昆侖丘的考證。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七十:丘 <wbr>厂 <wbr>內 圖二 甲骨文 徐中舒說:“甲骨文內、丙二字形近易混。商承祚謂丙從∧內從人,微有分別。”我認為殷商人造這個字就是表示“內部”的意思。通過比較我們會發現,這個甲骨文“內”字就是甲骨文“丘”的倒置。所以是一個倒著的“丘”字。也就是說,這個“內”字下部的空間是地下空間,上部的兩個三角形部份是土。(比較:“丘”字的上部空間是兩山之間的空間,下部的兩個三角形部份是山。)

甲骨文“內”的這種造字說明內的本義是一個地下的空間。在殷商時代這樣的“地下的空間”只有一種情況——墓穴。殷墟業以發現的十二王陵可以證明這一點。所以當這個“內”字用如動詞的時候引申義為:進入。這個“內”字用在“進入”這一引申義時,應該是有些忌諱的。待考。《破譯1》中我考證了甲骨文商字正是上從帝頭,下從倒丘(內也,墓穴也)。

所以我認為這個甲骨文字是:內。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七十:丘 <wbr>厂 <wbr>內 圖三左為 甲骨文 厂。發音罕。 本義為山崖,可以是石崖也可以是土崖。在甲骨文中表示“土崖”時一般在上面加一橫,因為“一橫”在甲骨文中表示“土地”。但是無論這個甲骨文字表示石崖還是土崖,它的上面都可以有草或者木的意符——表示長有草或者長有樹的山崖。

我爲什麽在本文中將丘、內、厂三個甲骨文字放在一起討論呢?原因是這三個字的造字的字形上是相通的,在邏輯上是彼此相關的,在本義上是互相聯繫的。甲骨文的造字真是讓人讚歎不已。

甲骨文厂,恰恰是內字的一半。這說明“厂”的本義是內的一半:是半個地下墓穴。也就是當把兩個“厂”(山崖)相對合在一起時,我們就會得到一個甲骨文的“內”——地下洞穴。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丘的本義:兩山之間的平地。名詞。丘字倒寫得到甲骨文“內”字。

內的本義:地穴,常指墓穴。名詞。引申義:入內。動詞。“內”的一半是甲骨文“厂”字。

厂的本義:山崖。名詞。石崖下面可供人居住。崖上可以有草或者林木生長于其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