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四十二:其

(2011-05-20 14:35:00)
标签:

甲骨文

未识字

本义

版筑

筑墙

干打垒

文化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在殷商甲骨文系統中“其”这个字大多用作虚字(以下稱虛詞)。甲骨文系統中还有一些这样的虛詞。例如:于,兮,叀,乎,乃,隹等。

需要強調的一点是:甲骨文的虛詞都是从實詞借用轉化而來的。它们都有自己獨立的本義,都可以獨立充当句子成份。本文探討甲骨文的“其”字。如圖: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四十二:其 
甲骨文     學界認定為“箕”之初文                             

本文探討的四個甲骨文字都含有共同的造字元素:其(部首)。這個字在許多的甲骨文工具書裡破譯為畚箕的“箕”。本字字形是畚箕的象形,質地是竹編或者藤編。所以這個甲骨文字本義一直作畚箕解。在卜辭中多假借為虛詞:其。它的文字演化脈絡也是沿著金文、戰國古文、籀文、小篆一直演化為今天的箕字。但是在卜辭中,這個字除了用作地名以外,就是用作虛詞。我們沒有發現該字用作“畚箕”的卜辭詞條。破譯本字為“畚箕”之義缺乏依據。找不到本字與“畚箕”之“箕”之間的關聯,就意味著這個甲骨文“其”在殷商甲骨文中本義并不是“畚箕”

但是如果我們系統地考察含有“其”的所有的甲骨文字,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它的本義畚箕不能夠圓滿地破譯所有的類字的本義。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四十二:其例如左圖的甲骨文基,從丄從其。其中的丄作為甲骨文造字意符有兩重本義,一是代表土;二是代表一種工具——杵。這個字的會意就是用一根木杵在畚箕里將土或者垃圾砸得更加結實。似乎不合情理。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四十二:其未識字    在左圖的未識字甲中,如果我們將“其”的本義視作“畚箕”的話,右下的意符,那個空心的直角是什麽本義呢?這個未識字的本字和本義又是什麽?在甲骨文中這個空心直角的意符可以代表城牆或者一段土牆。見甲骨文侯。畚箕和城牆有什麽關聯呢?所以我从这里產生了“其”是建築城牆的一種工具的想法。

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四十二:其 未識字    在左圖的未識字乙中,會意是一雙手端著一隻盛滿了東西(是土還是垃圾?)的畚箕。在該字的造字中,這雙手爲什麽將畚箕高高舉起?從本字字形分析,畚箕的箕口都是向上的且箕口向外的兩側都有類似把手一樣的東西。而且畚箕中的土已經在畚箕之外。這也令人起疑。還有,畚箕是口大底小,呈網狀結構。該字中的“乂”意符表示的是一個人正在用雙手固定版築的另一端(斜索三角形固定法)。

其實在殷商時期,這個甲骨文的其字最重要的用法在于它是著名的二十八宿之一,是東方蒼龍七宿中主要的一宿。箕宿和尾宿相鄰。箕宿本身的四顆星恰好是上圖的甲骨文“其”的形象。但是這個由四顆星組成的其的形象是不是就是依據畚箕的形象產生的呢?

其實,甲骨文“其”字和殷商的武丁時期的一個名臣有很大的關係,這個名臣就是傅說:

《史記·殷本紀》:“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筑于傅險,見於武丁。”

《莊子·大宗師》:“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

所以依據“傅說版築”的歷史事實。我認定這個“其”字應該是和築城有關的一件工具。上述的甲骨文“基”和“未識字甲”的造字也表明了甲骨文“其”確實和築牆有關係。雖然築墻也必須用到畚箕,但是甲骨文“其”一定是與築墻直接相關的工具。我認為它就是“版築”。

版築是我國古老的築牆用的工具。三面是木板:兩側是矩形長板,一端是正方形的木板,另一端可以用木棍加以固定。三面板圍成一個長方體的空間。築牆時向其中倒入一層土鋪一層碎石,再倒入一層土再加上碎石,加滿後用木杵和石錘將土搗結實,再用石錘夯實。這樣不斷地加土并夯實,最終築成一方長方體的土牆。然後將版築向前移動繼續夯築下一段墻體,即相鄰的下一段土牆。這種築牆方式俗稱“乾打壘”。這種築牆、蓋房的技術在我國農村一直使用到改革開放以前。1969年我隨父母下放到皖南時,當地生產隊的社員們就為我們家蓋了一座這樣的土牆的房子。1976年我下放到皖南時,當地少數經濟條件差的家庭還有使用這種版築蓋房子的。

版築的特點是上下一樣寬(畚箕是口寬底窄),從上面加土,一端固定在兩邊的長方形木板上,另一端可以進行交叉式的固定(一般採用上下兩根木棍平行固定)。我認為,甲骨文“其”正是這種鑄造土牆使用的版築。它早在殷商甲骨文時期就存在了。甲骨文中大多涉及“宀”的王宮和貴族居住的房屋都是用這種版築建造的,殷商以前的一些商代城牆也應該是用版築建造的。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

現在我將這個甲骨文“其”的本義——版築——代入上述甲骨文。甲骨文“基”是正在用版築修築土牆的會意字。上面的“丄”有兩重意符的含義,其一這個意符代表土,其二這個意符是木杵的象形。在版築里用木杵夯實土,這正是甲骨文“基”的本義:基礎。正好吻合《說文》定義:“基。墻始也。從土其聲。”

未識字甲本義為築墻。名詞。

未識字乙本義是固定。動詞。

甲骨文其本義是版築。名詞。它的象形正是版築的最有特徵性的一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