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甲骨文字之二百四十一:意符眉毛的作用

标签:
甲骨文顾眉目瞬悚本义文化 |
分类: 远古史·甲骨文本训 |
甲骨文造字遵循最簡化原則,在每一個甲骨文字中幾乎沒有多餘的意符甚至筆劃。此前我們已經破譯了近五百個甲骨文字,應該對甲骨文造字的這個“最簡化原則”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了。這裡再以甲骨文“目”字為例加以印證。
在殷商甲骨文系統中,“目”作為一個意符它首先是一個象形字。其本義是指人的眼睛。這個象形字的構成主要是兩個要件:眼眶和眼珠。即由一個眼眶和一隻眼珠構成人的一隻眼睛。在這裡眉毛是不參與造字的。因為眉毛不是眼睛的一部份,所以按照最簡化原則,眉毛不參與甲骨文“目”的造字。
雖然在甲骨文系統中眉毛不輕易用來造字,但是眉毛也是一個造字的意符(部首)。當一個甲骨文字中出現了眉毛這個意符時,和看、視等眼睛的功能是無關的。分析甲骨文系統中有眉毛這個意符作為造字元素出現時,它的意義功能主要有這樣兩種:
二是眉毛除了用來區別方向以外,還可以用來表現人的表情,而人的表情又是內心心理活動的窗口。所以意符眉毛參與的造字常常和人的內心心理活動有關。這是在破譯甲骨文字本義時最容易忽略的。試舉一例:
(本字未識)
這個字從目從失矢。有學者按圖索驥將其破譯為眣。但是眣的《說文》本義是“目不正也”。所以字形雖然符合了,本義卻相去甚遠。這是一個會意字,表示的是一支箭已經射到眼前了。也就意味著這個人的生命即將喪于一瞬間。所以這個字應該破譯為漢字:瞬。
(本字未識)
本文的破譯中我們涉及了甲骨文字破譯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甲骨文破譯以本義的理解和破譯為主,以字形與後世金文、古文、籀文、小篆和漢字的字形相符為輔。原因也很簡單,漢字系統雖然有繼承性,但是畢竟殷商甲骨文的造字者沒有見過後世的那些漢字的字形,不變的只是本義——殷商時唯一的造字需求。
【甲骨文字本義小結】